准妈吃了这几种药,医生说这孩子不能要了

伴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准二孩妈妈们准备迎接小宝宝的到来。

可是随着生育年龄的增长,问题也接踵而至。有一部分二孩妈妈前次妊娠时的妊娠期高血压在妊娠终止后,发展为继发性高血压,这对养育一个健康的二孩宝宝有着很大的影响。

41岁的刘女士8年前患上妊娠高血压,生产后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导致发展成继发性高血压。去年年底,她怀上二胎,但由于高血压药物对胎儿有影响,只能无奈终止妊娠……

重度高血压冒险怀二胎

孕妇无奈终止妊娠

今年41岁的刘女士已经有一个8岁的女儿,夫妻俩决定再要一个孩子。年12月底,刘女士如愿怀上了二胎宝宝。

3月底,刘女医院产科进行产检,医生通过检查和询问病史发现刘女士的血压高达/mmHg,伴心功能,肾功能减退,因为患高血压八年多,一直在服用三种降压药稳定血压。

其中的一种降压药对胎儿发育可造成影响,最终,医生建议刘女士终止妊娠。

“自从二胎政策开放以来,高龄产妇越来越多。一部分高龄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本身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如果在有基础性疾病的前提下怀二胎,那么妊娠是存在高风险的。”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余丽辉介绍。

据刘女士自述,8年前她因为妊娠后期患上妊娠高血压,生产后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导致发展成继发性高血压。

接受治疗后,刘女士一直通过服用降压药稳定血压。近两年,她规律性服用3种降压药,血压控制较好,无头痛、头昏不适。

刘女士介绍:“我们有二胎计划是年下半年决定的,当时我的血压控制良好,医院复查,也没有想到怀孕会导致我血压无法控制,且降压药会影响了宝宝发育……”

多种降压药,

大多对婴儿健康有影响

余丽辉副主任医师提醒:

患有高血压病的女性应该对降压药物的选择有一定的认识。

目前市面上治疗高血压的药有多种,分为六大类:沙坦类、普利类、利尿剂、钙拮抗剂、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

目前我国治疗高血压用得最多的是沙坦类(共有7种)、普利(共有24种)类两类药,它们降压效果好,还可以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但对孕妇来说,这两类药却是绝对禁忌。它可以导致死胎、早产,胎儿肺、肾脏发育不全,输尿管畸形等。

比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会对发育期胚胎有损伤,怀孕第4-9月可直接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起胎儿和新生儿肾功能衰竭、胎儿头颅发育不良、胎儿生长受限、羊水过少、胎儿和新生儿死亡。

如被诊断怀孕,尽早停用,转为合适的替代药物治疗,如果由于疏忽治疗了较长时间,应超声检查胎儿头颅,新生儿肾功能。

阝受体拮抗剂如美托洛尔可引起胎儿发育延缓、心动过缓,孕期不宜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在妊娠妇女中未进行充足且良好对照研究,只有当潜在受益超过对胎儿的潜在风险时,才会在妊娠期间考虑使用。

除此之外,多种药绝大多存在着相对禁忌。

健康

提醒

余丽辉副主任医师表示,患有中重度高血压的女性,如果年龄超过35岁,伴有冠状动脉硬化,心功能不全,肾功能减退,日常需靠2种以上降压药控制血压,不宜怀孕。

因为在妊娠期,原有的慢性高血压有容易加重的倾向,甚至会进一步对心脏、肾脏等器官造成影响,对母婴均不利。

患有轻度高血压的女性,日常靠服用1至2种药物治疗,那么在准备怀孕前,需进行全面检查。根据个人身体情况,血压状况,心、肾等靶器官是否受到影响,眼底有无异常,以决定能否妊娠,还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和严密监测下怀孕。

名小医

有话说

对于计划要二孩的家庭来说,在妊娠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保障妊娠的顺利和安全,平安健康的迎接新生命的到来至关重要。

所以,高血压妈妈在开始备孕时,就应该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做好孕前病情评估、孕期严密监测、药物预防治疗、体重管理、健康饮食、运动和规律作息等。

编辑:名小医通讯员:杨敏秦璐实习生:小鑫

赞赏

长按







































在线咨询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的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jdmyh/1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