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让我门来回顾一下盛大的开幕式现场
浙江大学医院院长蔡秀军教授、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田家玮教授、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超声医学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李治安教授、浙江大学医院医务科长陈文军教授、浙江省胎儿心脏超声诊断技术指导中心主任赵博文教授等专家合影
浙江大学医院超声科赵博文主任主持开幕式
浙江大学医院院长蔡秀军教授致辞
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田家玮教授致辞
浙江省医学会超声分会主任委员蒋天安教授致辞
出生缺陷是导致早期流产、死胎、围产儿死亡、婴幼儿死亡和先天残疾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儿童生存和生活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随着经济的发展,二胎政策的放开,高龄高危产妇明显增加,围产期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目前胎儿心脏超声(胎儿超声心动图)可以对大多数严重的、现代治疗手段疗效不佳、预后不良的胎儿心血管畸形在产前做出可靠诊断。
另外随着社会和医学的进步,我们的认知也在逐渐上升,宫内-新生儿-小儿-成人,这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单一而论,这次授课的多位老师提到,我们必须强调动态观察,建立整体认知,从而建立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模式,经过产前诊断和专业医生团队咨询,制定对产妇安全并且能优化新生儿出生状况的分娩计划,提前制定危重先心病的治疗方案,从而促使胎儿期向新生儿期再向成人期的安全过渡。
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心脏超声领域26位专家学者全面深入讨论超声在胎儿、儿童及成人心脏的临床应用及技术规范,举行了25场专题报告,2场7个孕妇的实时操作演示,共有来此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共余位学员参加本次会议。
为了便于大家更好更方便的了解本次会议,本次报道将分四大模块,与大家分享,分别为胎儿、儿童、成人以及实时操作演示。
开始前,先以最高的敬意致我们辛苦的嘉宾主持老师
Part1胎儿心脏超声
Series1胎儿心脏超声基础与规范
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妇产超声组组长、哈尔滨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主任、超声医学科主任田家玮教授的《胎儿心脏超声检查规范》专题讲座,从胎心检查的适应症、胎儿血液循环、序贯扫查切面等各方面为大家讲解了胎心的标准切面。
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裴秋艳教授《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数据库体系的临床应用》的专题讲座,展现了胎儿心脏畸形数据库体系是不同基础、不同级别的产前超声医生学习和了解胎儿心脏解剖与胎儿心脏畸形优良工具。
浙江大学医院超声科王蓓教授介绍了《从胎儿心腔四切面的优劣性看胎儿心超规范化检查的重要性》,通过大量胎儿超声心动图超声影像病例详尽讲解四腔心切面的诊断价值及局限性。
医院超声科主任袁丽君教授的《胎儿心血管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超声评价》的专题讲座详细阐述了正常胎儿及异常情况下的胎儿血流动力学改变,分享了胎儿心血管多普勒超声的临床应用。
浙江大学医院超声科彭晓慧教授的《胎儿心功能的评估及临床应用价值》报告与我们分享了胎儿心功能评估的方法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通过三个案例,展示胎儿超声心动图评估胎儿心功能的实际临床应用价值。
Series2胎儿心血管疾病诊断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超声诊断科赵胜教授分享《胎儿三尖瓣反流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专题报告。从三尖瓣的正常解剖、超声心动图评价及相关病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医院李军教授分享了《胎儿主动脉弓病变的超声诊断》主题报告。主要讲解了主动脉弓离断,主动脉缩窄,双主动脉弓,右位主动脉弓,主动脉弓位置变异的超声表现,形象生动,现场掌声不断。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姚远教授的专题《胎儿肺静脉异常超声诊断》从胎儿静脉系统的产前超声显示方法,详细阐述改善及提高胎儿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发现率和诊断准确率。
医院超声中心主任熊奕教授做了题为《经腹彩超诊断和筛查11-14孕周胎儿心脏畸形》的讲座。展示了超声在11-14孕周对严重的胎儿心脏畸形筛查的可行性及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
医院的吴瑛教授带来了《几种少见胎儿心脏畸形的超声诊断与预后》主题讲座。吴教授换了讲解方式,生动幽默,采取了和大家互动的形式,提供了非常少见的罕见的胎儿心脏畸形病例的超声影像图,包括左心室憩室、右冠状动脉-左室瘘、肺动脉交叉、右室双出口并左肺动脉源于升主动脉等,先由现场学员提出自己的诊断意见,再由吴教授进行详细的讲解,现场互动氛围非常浓厚,诊断高手层出,掌声雷动。
浙江大学医院超声科陈冉教授带来了《胎儿心律失常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与监测》,讲座介绍了胎儿心律失常诊断方法、胎儿心律失常分类及各类型的鉴别诊断、胎儿心律失常治疗原则等。
浙医院超声科潘美教授带来了《胎儿肺动脉及分支异常的超声心动图诊断思路与病例分享》,从肺动脉瓣缺如综合征、肺动脉交叉、肺动脉吊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等等具体分类详细讲解相应的超声图像和详细讲解,很好的整理了肺动脉及分支异常相关疾病的诊断思路。
浙医院的赵博文教授的报告《胎儿动脉圆锥干畸形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与进展》。主要从动脉圆锥干畸形的定义分类、胚胎发育异常、详细讲述了左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三血管(气管)等切面在动脉圆锥干畸形诊断中的重点观察内容及诊断技巧。
Series3胎儿心脏病与遗传
医院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会诊中心负责人何怡华教授带来了《胎儿心脏占位的遗传学检测及咨询》主题讲座。分享了运用胎儿超声心动图与基因检测对比在结节性硬化症高危人群中的临床应用经验,结果显示使用目标基因检测联合超声心动图产期诊断结节性硬化症是可行的,能明显提高产前诊断率。
浙江大学医院检验科主任朱宇宁教授就《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与染色体异常的遗传咨询》做了精彩的讲解。内容涉及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背景、常见病因及遗传学病因分类、遗传咨询、遗传学检测技术新进展与临床应用等。
Series4胎儿心脏病治疗
浙医院舒强教授《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时机及新进展》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及的诊断及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浙江省先天性心脏病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网络平台在救治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的价值。
医院潘微教授《胎儿心脏病—宫内介入治疗与超声评估》的专题讲座。从胎儿心脏病介入治疗的背景、宫内介入治疗的必要性、胎儿先心病介入治疗方法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宫内介入治疗的作用。同时举例分享了胎儿主动脉瓣成形术、胎儿房间隔成形术、胎儿肺动脉瓣成形术三项具体手术病例。展示了胎儿心脏介入治疗的远景。
Part2胎儿与儿童
中国医院超声科主任任卫东教授做了题为《心脏结构与血流变化-从宫内到宫外》的专题报告。任教授用了12个病例,非常形象生动的指出宫内和宫外的心脏结构和血流差异,强调正确的诊断思维模式,必须动态观察,建立宫内-新生儿-小儿-成人的整体认知。
首都医科医院心脏超声科马宁教授分享了《法洛四联症的产前及术前超声评估》,主要从产前诊断、产前评估、胎儿期的评估、出生后治疗策略、法四术前评价、手术治疗方式以及术后随访开展相关内容,提出了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模式,从而制定对产妇安全且优化新生儿出生状况的分娩计划,提前制定危重先心病的治疗方案。
医院的夏焙教授的专题《先心病的超声心动图Z值应用-从胎儿到新生儿》,详细介绍了Z值的概念,Z值的计算方法,超声心动图Z值计算以及超声心动图Z值的意义及实际临床应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医院的闫瑞玲教授的专题报告《小儿川崎病收缩非同步性的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指出RT-3DE技术是一项重要的评估KD患者左室收缩非同步性及早期发现患者左室收缩异常的评估方法,能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学影像中心马小静教授带来了《胎儿先心病与出生治疗策略》,分享了影像医学在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重点阐述了超声精准评估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作用。
Part3成人心脏超声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超声医学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李治安教授分享了《超声评估肺动脉高压之刍议》主题报告。从心腔和大血管压力测定、右房压超声评估、肺动脉舒张压及收缩压的估测及三尖瓣反流与肺动脉高压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逐层递进,详细讲解了肺动脉高压评估中难点与陷阱。
医院张梅教授的《负荷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瓣膜病中的应用》专题提出根据负荷状态对症状严重的瓣膜病、有症状非严重的瓣膜病、低血流量瓣膜病进行鉴别诊断,从而有助于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中国医院心血管超声科马春燕教授分享《超声新技术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从科研走向临床》。基于超声心动图新技术从科研走向临床应用的丰富经验,重点介绍了斑点追踪技术在疑难心脏病的诊断及治疗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Part4实时操作演示
浙江大学医院超声科赵博文教授、楼海亚教授、王蓓教授对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5DHeart)、早中孕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基于STIC技术的胎儿心脏快速8切面显示(SonoVCADHeart)及R-Flow等技术进行现场操作演示,并邀请一名幸运学员同台操作。
整个会议接近尾声,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现场浓厚的学习氛围!
然后就是我们的合照大party啦!
最后热烈的掌声送给我们辛苦的幕后工作人员!
浙江大学医院超声科王娇妮医师浙江大学医院超声科赵博文主任北京中科医院公益抗白无止境治疗白癜风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