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5日,由好医术互联网医学院主办,傅国胜教授主讲的『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精品研修班』在东方建国大酒店盛大召开,现场气氛热烈,来自全国各地的余位心血管领域的内科精英汇聚一堂,共同聆听傅国胜教授的精彩授课。
冠心病是中国心血管疾病中第二大死亡原因。每五名中国冠心病患者中,就有一名患者会出现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这种情况下80%或更多的心脏动脉会受到多年来逐渐积聚的斑块的阻碍。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是当前介入治疗的难点之一。病理和影像学研究证实大多数CTO病变都存在前向或逆向侧支循环,使闭塞血管段远端保持一定的血液供应,但即使侧支循环建立充分,功能上也仅相当于90%狭窄血管的血供,仅能勉强维持静息状况下的心肌存活及冬眠心肌的血供,而当心肌耗氧量增加时患者便产生心肌缺血症状如心绞痛、运动耐量降低等表现。成功开通CTO病变可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左室功能,稳定心肌的电活动,进而增强患者对未来冠脉事件的耐受力。
随着国家医疗分级诊疗制度的改革和推进,越来越多的心血管患者涌进基层医疗单位。面对心血管疾病的常规治疗,如何安全有效的完成诊疗任务面对心血管疾病的急、重症(ACS、AMI、心衰等)的治疗,如何高质量地完成首诊和转诊任务是这个新时代给予我们每个基层心血管医生全新的挑战。既往学术会议集中于心血管疾病的高精尖技术的推广和设计,会议内容难以在基层临床得到有效的推广和普及。
在课程中,傅国胜教授从诊断到治疗再到预后及危险分层的评估方法,结合自身的丰富的实战经验,为基层心血管医生总结了如何安全规范的做好闭塞病变的诊疗工作,如进一步规范慢性闭塞病变的诊断治疗,介入手术相关最新器械,如何采用好相关技术及辅助影像技术等、并由此提炼出了适合中国不同层级基层心血管医生应用的慢性闭塞病变诊疗规范化的实战宝典。
从事临床工作多年以来,傅国胜教授每年都有大量临床介入手术的经验,因此有很多创新和独有的临床工作见解,大大提高了临床诊疗质量。本次课程傅国胜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全面而系统的介绍CTO介入治疗现状和临床证据,相关所用器械、介入治疗前向技术等,并倾囊相授执医生涯难忘病例。
本次课程,傅国胜教授在讲解时,根据病变的发病特点,结合临床常见诊疗以及介入手术常见问题,结合PPT以及代表性的病例,深入浅出地给各位学员做了耐心讲解,真真切切做到了,传道、授业、解惑。现场学员纷纷表示:这样的课程设计相比较大型学术会议而言,内容更具有系统性、实战性和实用性。
除理论授课外,现场还进行了互动讨论、疑难解答以经验分享等模块,现场气氛热烈,导师也与学员互动频繁,参会学员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兴趣。课程结束后,大家在课后都给与本次研修课极高的评价,同时也对傅国胜教授的辛苦授课表示由衷的感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结束傅国胜教授的『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精品研修班』课程的学习绝不是临床学习生涯的终点。在临床疾病复杂化、多元化的演变趋势下,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才能不被这个时代所淘汰。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作为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被称为“21世纪的心血管流行病”,全球发病率不断攀升。经过正确治疗的房颤,多数病人是安全和无症状的,但由于不同病人其房颤的发病原因也不尽相同以及部分病人对其治疗重视不够或治疗不当,少数病人出现了并发症,甚至是危及生命的危害,因此,每位患有房颤的病人都应对房颤的治疗给予高度重视。
钟敬泉教授: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电生理主任、医院房颤中心主任。山东大学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心脏学院Fellow(FACC),国家心律失常介入专业培训基地医院主任、培训导师,国家卫计委心律失常介入诊疗网络直报山东省负责人,中国房颤中心认证专家组组长,中国房颤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健委心律失常介入专业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心房颤动质控工作组委员,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房颤卒中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1月12日在山东济南,好医术荣幸地邀请到了钟敬泉教授开办了本次房颤规范化和标准化治疗新进展精品研修班。突破以往多人传统教学模式,改多人为钟敬泉教授单独教学,长达8小时的持续授课与大师长时间面对面交流,疑问及时解决,困惑不留明天。系统化学习大师的诊断、治疗理念,把大师几十年来的经验凝结成的精华融会贯通。多年的经典手术视频独家呈现,大师亲身讲解,带领大家身临其境点拨核心技术的应用,掌握核心才能掌握未来,花小钱学到真本事!
1月12日,我在济南等你来一起听课!
说明投稿邮箱:juan.li
haoyishu.org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好医术APP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