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的白斑一定都是白癜风吗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zhengzhuang/2631.shtml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溃疡性结肠炎(UC)及未确定型结肠炎(IC),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致死性疾病。炎症性肠病是一种严重的难治性、慢性肠道疾病,尤其在儿童,炎症性肠病严重影响其营养、生长发育,且发病率逐年升高。肠内表现症状IBD常见的消化道表现为腹泻、腹痛、便血、呕吐等症状。但随着疾病表型的不同,每个患儿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腹痛是CD最常见症状,部位以脐周或右腹股沟区为主。多数呈阵发性、痉挛性疼痛,常与进食有关;腹泻是UC最常见表现,大便性状多为脓血便或血便,腹痛多在排便前后出现,且部位不固定。任何年龄阶段的患儿若发生不能解释的慢性腹泻、便血症状时均需考虑是否为IBD。病变部位41%的CD患儿病变发生在回肠结肠,32%发生在结肠,27%的CD患儿病变局限于回肠末端。CD患儿中最常见的病变类型为炎性病变,部分为透壁性病变,29%的患儿有肛周病变。在UC患儿中,67%为全结肠炎,降结肠炎(不超过脾曲)占33%。由于在CD患儿中小肠病变所占比例较重,且有一部分患儿仅表现为小肠病变,因此在IBD患儿中,小肠镜对于及时发现病变、全面了解疾病病情是很必要的一种检查手段。肠外表现(EIM)由于IBD的发病继发于免疫功能失调,因而IBD患儿除胃肠道症状,也会表现出EIM,如关节炎、口腔溃疡、硬化性胆管炎(PSC)等,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如皮肤、眼睛、肌肉骨骼及关节、口腔、肝、泌尿、血液、循环及呼吸等器官及系统。关节痛最常见(占IBD总数的16.5%),其次为口疮样口腔溃疡(占8.0%)及关节炎(占3.7%),除此之外还有结节性红斑、PSC、胰腺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虹膜炎及葡萄膜炎、强直性脊柱炎、坏疽性脓皮病(PG)等。皮肤系统皮肤系统累及的常见表现为结节性红斑和PG。结节性红斑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伸侧面单个或多个红色结节,在CD患者中更为多见,可作为判断疾病活动性的指标。结节性红斑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而PG通常由结节性或脓疱性红斑蔓延至周边皮肤,形成有紫色边缘的深层溃疡。部分患儿的皮肤症状可通过口服碘化钾得到缓解,而严重或难治性患儿则需通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虹膜外层炎及葡萄膜炎眼睛累及的常见表现为虹膜外层炎和葡萄膜炎。虹膜外层炎主要表现为虹膜及结膜的无痛性充血,不伴视力下降。而葡萄膜炎通常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的眼痛,伴视力模糊、畏光、头痛等,视觉的敏锐度一般不受影响,除非视网膜等部位累及,急性前葡萄膜炎是需要及时处理的眼科急症。研究显示,HLA-B等位基因HLA-B58、B27及HLA-DRB与眼部炎症之间有紧密的关系。骨骼肌系统骨骼肌系统的EIM按累及部位分为2种,外周关节炎和脊柱炎或骶髂关节炎。外周关节炎按累及的关节数不同分为Ⅰ型及Ⅱ型,Ⅰ型累及的关节数5个,非对称,大关节为主,可呈自限性,症状持续约5周;Ⅱ型累及的关节数≥5个,小关节,持续时间约3年。UC患者产生的关节症状可能受基因因素的影响,Ⅰ型为HLA-B27、B35及HLA-DR,Ⅱ型为HLA-B44。IBD患儿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后,外周关节症状会随着缓解,其他治疗方法包括休息、理疗及关节内注射类固醇药物等。但是,脊柱炎或骶髂关节炎不随IBD的基础治疗而缓解,还需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如甲氨蝶呤、硫唑嘌呤、英夫利昔单抗、沙立度胺等。口腔炎症口疮样口腔溃疡在CD中较为多见。口腔炎症症状轻重不一,病变处活检标本显示淋巴水肿,在CD患者中,可见肉芽肿。全身或局部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后,口腔炎症症状会得到缓解。生长发育迟缓IBD患儿中,关于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的报道并不一致,主要取决于生长发育迟缓的定义。约30%的CD患儿可能伴生长发育迟缓,主要表现为低体质量、低身高。与生长发育迟缓有关的因素包括促炎因子、糖皮质激素、营养不良等,这些因素可能造成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轴、性腺生长轴发生障碍,造成GH缺乏或GH抵抗,从而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肠道外单个器官损害还包含肺部、血管、胰腺、肾脏、血液系统等的相关表现,除此之外还有发热、体质量下降、精神萎靡及疲劳感、食欲下降、恶心及呕吐等全身症状。UC患儿除腹泻、便血等症状较严重外,其他症状CD患儿较UC患儿严重,11%~48%的CD患儿、4%~34%的UC患儿中有发热症状,43%~92%的CD患儿、22%~55%的UC患儿有体质量下降,15%~25%的CD患儿、2%~16%的UC患儿有EIM。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人看到欢迎大家加入儿科QQ群()交流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jdmyh/6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