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80岁,5月份的时候去市二院做了个颈动脉超声检查,超声提示双侧动脉粥样硬化并硬斑形成。请问动脉粥样硬化究竟是怎么回事?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
A:动脉粥样硬化也叫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的一种,多由脂肪代谢紊乱、神经血管功能失调引起。其常导致血栓形成、供血障碍等。
动脉硬化的表现主要决定于血管病变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程度,对于早期的动脉硬化患者,大多数患者几乎无任何临床症状。而对于中期的动脉硬化患者,大多数都或多或少有心悸、胸痛、胸闷、头痛、头晕、四肢凉麻、四肢酸懒、跛行、视力降低、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等临床症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若管径狭窄达75%以上,则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冠状动脉粥硬化
脑动脉硬化可引起脑缺血、脑萎缩,或造成脑血管破裂出血。
肾动脉粥样硬化常引起夜尿、顽固性高血压,严重者可有肾功能不全。
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可表现为饱餐后腹痛便血等症状。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腔严重狭窄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严重者甚至可发生坏疽。
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临床上,通过对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及斑块的形态学测定,来对颈动脉斑块进行评价,判断其危害性。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同,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年龄>60岁、男性、长期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及血脂异常等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根据是否产生相关的脑缺血症状,分为有症状性和无症状性两大类(同颈动脉狭窄)。具体还需做进一步检查确定。
颈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的治疗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为主,同时可以预防性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临床上,医生会根据颈动脉斑块导致血管狭窄的程度、斑块的稳定性,结合患者的症状、基本情况,决定是否手术及采用何种手术方式。一般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目前认为CAS的远期通畅率与CEA相同。
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戒烟、加强锻炼、控制体重、低盐低脂饮食等。
▼往期精彩文章▼饮食妙用热姜水,可远离这10种病痛!用药
常备黄连素,可防治这6种心血管疾病心脏病
治疗心脏疾病,这6个药方一定收好饮食
消化不良,试试这两款消食药膳
文章刊登于《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本文有删改
12月刊正在热销!
杂志可通过以下方式订阅▼
想要获取更多
名医药方、保健方法、健康食谱
请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