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像碧玉一般珍贵!
原创美文、好书好课、新书资讯等,伴你成长
30%的法国人都吸烟,平均每人每天抽约12支烟。有2/3的烟民因意识到吸烟的害处而希望戒烟,但每年成功戒烟的不到10%,其中的原因已被破解。什么是烟瘾
烟瘾是一种因药物依赖形成的被迫行为,尼古丁是造成烟瘾的罪魁祸首。近半个世纪以来,香烟几乎成为烟草的唯一消费方式,90%的烟民吸“香烟”。烟草工业改变了生产技术,使得烟味没有那么涩且有香味,使人吸入更深。尼古丁因此被快速吸收,10秒内就到达大脑,影响精神、诱人成瘾。不幸的是,香烟也是烟草最危险的消费方式,因为有毒烟雾进入肺部,毒害器官并很快被吸收。行为心理学让人了解了烟瘾的形成与发展。模仿行为90%的人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吸烟,一开始通过模仿和习惯逐渐学习。为预防青少年染上烟瘾,禁烟的环境和示范作用至关重要。烟瘾的加强行为需要加强才能够维持。正加强与尼古丁对精神产生的影响有关:快乐、放松、减轻压力和抑郁、刺激精神、减少食欲。吸烟者一拿出烟来就会感到所有和吸烟有关的正面感受。负加强只有部分烟民在吸烟几个月或几年后才有烟瘾。当没烟可吸时,烟民不舒服的感受只会持续几个小时,会感到缺失和不适以及戒烟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症状。当再次吸烟时,所有的症状都消失了,他们会通过再次吸烟来避免负面的感受。条件反射的形成终身吸烟者会在各种情况下吸烟——喝完咖啡、感到压力、愉快友好的聚会。当其终于成功戒烟后(有时是很长时间以后,几个月甚至是几年),由于条件反射,每次处在同样的情况下,想要吸烟的欲望有时仍会强烈地出现。您是哪种烟民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轻度烟民时不时吸2~3根,有时在聚会时抽得更多,大约5%的吸烟者属于这种情况。中度及重度烟民烟民中有一半是中度烟民,每天至少抽1根,但少于10根。每天根据情况有所不同,可能白天抽5~6根,晚上抽得更多。这种依赖是心理和行为上的。另一半烟民每天抽10根以上,有身体依赖,强度不一。对于有重度烟瘾的人来说,每天会抽20根或20根以上,占20%~30%。这类人吸烟是规律的,变化也不大,大量吸烟说明对尼古丁的需求。回答下面这个问题可以了解是否有身体依赖:从每天早晨醒来到吸第一根烟间隔有多长?如果少于30分钟就说明有身体依赖,如果间隔时间更短,或随后又接着抽,说明身体依赖越强。在上述所有情况下,同时存在身体和心理依赖。您抽什么样的烟
烟的种类有很多,理论上按烟盒上标明的尼古丁和焦油含量区分。轻型烟轻型烟是骗人的诱饵:所谓的轻型烟是骗人的。因为轻型烟中的尼古丁含量是“吸烟机器”按一般人的吸烟方式测算出来的。实际上,一般1克的香烟中含有10~15毫克的尼古丁。但有烟瘾的人会使劲吸以获得他们需要的尼古丁量。
诱饵。因为轻型烟让人相信其毒性更低……放下心的烟民会继续买烟抽,毒害自己。
卷烟和小雪茄有些人在烟涨价后更喜欢买卷烟和小雪茄。当然他们可能减少了抽烟的数量,但吸烟时会更用力,不然烟就会灭。水?烟水烟现在很流行,人们误以为水烟毒性更低。其实恰恰相反,水烟比一般的香烟危害更大,因为吸水烟得深深地吸!烟斗和雪茄吸烟斗或雪茄的人以为吸这类烟的危害小,对于只吸烟斗或雪茄的人来说,确实如此。但如果他们已经养成了使劲儿吸香烟的习惯,就会继续用同样的方式吸烟斗和雪茄,因此毒性反而会更大。戒烟面临哪些挑战
列出吸烟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吸烟的好处吸烟带来的好处因人而异:吸烟的快感:一种特别的愉悦感,不像其他毒品使人产生的那种强烈的“恍惚”感,而是一种平静的愉悦。几个人一起吸能营造放松、融洽的氛围。
在困难时给人心理上的帮助,能有效地缓解压力。如果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变故总是反应过度,烟能为您提供有效的安慰。如果您很害羞,不敢在其他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缺乏自信,吸烟也能起到点儿作用。也许您就是因为以上这些情况开始吸烟的。
吸烟也能缓解抑郁和不适。尼古丁有抗抑郁和刺激作用,特别是能让人在早晨清醒。
烟有刺激精神的作用。尼古丁能提高注意力、警惕性、集中力,对作家、程序员等从事脑力工作的人有帮助。
对于害怕变胖的女性来说,烟能调节体重。增加卡路里的燃烧,也能有效抑制食欲。平均每天能消耗~卡路里。戒烟后,一般会增重2~3千克,有时增重的幅度更大,这也常常是很多人复吸的原因!有很多原因会让人想吸上一根,每个人吸烟的原因也不相同,需要准确地分析。戒烟时要考虑到个人的特殊情况并予以安抚。
吸烟的危害吸烟有好处,但也有很多危害,有些危害是短期的,您可能已经感受到了,另一些危害则需要更长时间才会显现。短期的危害满屋子烟味,如果开车时抽烟还会搞得车里都是烟味。
如果您烟瘾很大,呼吸很快就会变差,因为您在吸烟时产生的一氧化碳会影响氧气的吸入,体能必然会下降,比如上楼梯或快走时就能感觉到。
对身体外形有影响,会使得女性面色灰白、头发暗淡无光、眼角过早出现皱纹。
味觉和嗅觉灵敏度下降,一般吸烟者自己意识不到,但会导致其饮食习惯的改变:为了尝出食物的味道,吃得更咸、更油腻,长期下去会导致血管老化。
开支过多。开支主要用于购买香烟,每天买一包烟,一年买烟的钱就接近欧元!
如果夫妻双方都抽烟,孩子有可能会受影响。如果您有孩子,要知道想让孩子将来不抽烟的最好办法就是您树立好榜样。如果夫妻一方抽烟,想一想这样可能会给对方带来的身体不适和危害吧。
如今很多地方都禁烟。如果您在一个禁烟的地方想要抽一口,那感觉会很不好,必须停下手头的事去抽烟……但这也是让您戒烟的好方法。
长期的危害吸烟引起的并发症与吸烟量和时间有直接的关系。当然患病风险较小,并且是可以避免的。吸烟是造成喉癌、支气管癌和肺癌的主要原因。在法国,每年死于这几种癌症的超过3万人。吸烟也会造成膀胱癌等其他疾病,影响机体正常的防御力。
慢性支气管炎,早晨咳嗽、有痰。看起来很正常,但其实很可怕。如果继续抽烟,会逐步失去呼吸能力,造成窒息。
所有和血管硬化有关的疾病:下肢动脉硬化经常导致男性行走困难;部分40~45岁男性有勃起障碍和勃起无力;在40多岁时因冠状动脉硬化而引发心肌梗死。吸烟还会导致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和中风。
还有可能出现其他并发症,特别是视力障碍(白内障、早期视网膜变性)。
总?结在法国,每年因吸烟造成7万人死亡,约占死亡人数的10%。长期吸烟并达到一定程度后,会缩短寿命,更严重的是会加速衰老,引发各种疾病。每天抽20根烟意味着10~15年的生命“随烟而去”!吸烟造成的危害大家都知道。如果您还年轻,这些长期的危害并不能对您吸烟的行为产生很大影响,因为“仅仅了解风险并不足以改变一种行为”。以下因素可以写在表格中进行比较。所有吸烟的好处;
所有吸烟的长短期危害:虽然有些危害以后才会显现,但时间过得很快的……
您的烟瘾处于哪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中,您没有考虑停止吸烟,您想过段时间再做决定,但不是在未来的6个月。您是一个“满意”“幸福”的烟民,吸烟带来的好处和愉悦感盖过了吸烟的害处。您也会看一些有关吸烟的书籍和小册子,可能成为您戒烟的第一步。如果您决定在未来6个月内戒烟,但还没有决定从哪一天开始,处在犹豫不决的矛盾阶段,您就需要好好分析一下利弊,列表写出支持和反对的原因,慢慢地,您就会找到戒烟的动机了。您打算使用哪种方法戒烟
自发尝试您开始尝试戒烟,和朋友或和爱人一起,告诉身边的家人、同事……如果您有身体依赖,可能会有一些症状:戒烟的第一天会感到焦虑、易怒,想要吸烟的欲望挥之不去;
随后的几天,碰到的困难越来越多:焦虑、心情不好、失眠、白天困倦、食欲增强、工作时难以集中注意力……这些都说明您对烟很依赖。很快,戒烟者和身边的人都受不了了,戒烟者马上就拿起一根吸了起来。但不要因此就泄气,现在有很多有效的方法能够帮助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让戒断不再那么痛苦。
医疗帮助医疗帮助会考虑到前面提到的不同因素。您身体依赖的程度几种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尼古丁类药物(口香糖、皮肤贴片、鼻腔喷雾、吸入剂)能缓解戒断症状、提高戒断成功率,前提是剂量足、能适应身体依赖的程度、使用时间足够长。
精神类药物,比如安非他酮(载班)和伐尼克兰(畅沛)。
心理因素如果依赖程度较弱或经过治疗后不再依赖,尽管需求没了,但还会有欲望,可能会被特定心理情况或之前习惯的吸烟环境激发。通过分析自己的吸烟行为可以了解以下内容。吸烟环境刺激是导致复发的常见原因。但好消息是,现在大多公共场合都禁止吸烟,使很多人不再因为受环境影响而吸烟。
压力是使人突然想要吸烟最常见的原因。您可以用一些健康的方法来面对这些情况,比如控制情绪、肯定自我。如果您对压力非常敏感,结合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可能会很有帮助。
放松、融洽的氛围和强烈的积极情绪也会引发吸烟的欲望。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该离开让人想要吸烟的环境,喝一杯水,散步几分钟。
如果吸烟的欲望十分强烈,并且您已经停止使用口服尼古丁含片,建议您最好立即吃点儿尼古丁口香糖或糖丸。尽管对尼古丁戒断综合征进行了治疗,但戒断仍可在长时间内引发食欲增长,非常渴望吃甜食,导致体重增加。有时增重太快太多,让人难以忍受,特别是女性。所以,在戒断期就要采取行动:节食的建议和实际行动,进行体育运动。学会管理自己的行为也很重要。
最后,出现抑郁,可能是在戒断后的几周或几个月,尤其是对此前就抑郁过的吸烟者尤其如此。如果感觉想要吸烟,有些烟民只要一复吸心理状态就很快得到改善。只要一出现症状就要结合行为认知疗法和精神药物进行治疗。
推荐疗法:体育锻炼定期进行体育锻炼有以下效果:控制体重有利于心理平衡改善烟瘾戒断的效果然后呢想要改变任何习惯,单单靠建议是不够的,需要实践行为认知疗法。戒断期结束后,继续的陪伴和跟踪必不可少,帮助患者面对所有可能导致复吸的情况。您要充分了解再次吸烟的原因,借助身边的人及专业人士的支持坚持下来。尽管有各种预防措施,仍有可能在面对意外情况时再次复吸,类似的例子很多,所以不要夸大事实。复吸并不是一个错误,您会因此吃一堑长一智,马上开始戒烟吧!相关新书人人都能读得懂、读得透、用得着的心理学。风靡欧洲十余年,万千读者受益。我们如何掌控情绪,克服心理障碍,练就高情商。读一流书,做一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