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脑疾病是什么?有哪些危害?
答: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心血管疾病以冠心病为主,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供应心肌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动脉血管变窄,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的临床症状,在时间长短,程度轻重上不尽相同,因此可表现为隐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等多种形式。
脑血管病则是指因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俗称脑中风(脑卒中),该病常见于中年以上人群的急性发作、严重者可发生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是目前造成人类残疾和死亡的主要疾病。
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是指人的心血管或脑血管的血管壁异常损害使血管腔狭窄、堵塞,心脏和大脑的血液和氧气供应减少或无法供应血氧而使心肌细胞和脑细胞快速死亡而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综合症。最严重的是心肌梗死和脑梗塞。而血管壁的异常损害是指血管壁增厚、内壁炎症、动脉硬化、堵塞或血管壁破裂等。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
2、问: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特点是什么?
答:A,脑血管的发病率是心血管病的6-10倍。
B,北方高于南方(北方发病率比南方高2-3倍)。
C,城市高于农村(城市死亡率低于农村)。
D,具有“四高”、“三低”、“二多”、“一强”、“一大”的特点。
3、问: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诱因是什么?
答:血脂异常、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腹型肥胖、缺乏运动、饮食缺乏蔬菜水果、紧张、其他(遗传、年龄、性别等)
4、问:心血管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答:A,经常性心慌、气短、胸闷、活动时加重。
B,干重活或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或左肩部放射性疼痛。
C,干轻活或上楼梯二层以上时感觉很累,需要歇几次才能干完且伴有胸闷气喘。
D,行走时间稍长或速度略快便胸闷、气喘、心跳加快。
E,饭后胸骨后面涨得厉害,有时会冒冷汗。
F,情绪激动时心跳加快,胸部有明显不适。
G,长时间躺卧后突然坐起来,感到胸部很难受。
H,胸部偶尔有刺痛感,一般1-2秒后即消失。
I,夜晚睡觉时感觉胸憋难受,不能平躺。
J,心脏经常感到不舒服,有时突然心慌;全身无力、伴随出汗、低热。
5、问:脑血管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答:A,经常性头痛、头晕、耳鸣、目眩、视物不清、眼前发黑。
B,思维缓慢、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C,睡眠质量差,多梦,觉轻或感觉老是睡不醒、醒后又很累。
D,蹲或坐着站起来的时候头晕的厉害、眼前发黑。
E,腿脚冰凉、手指尖或手指发麻、摸东西没有感觉、洗手、洗脚感觉不出水的冷热。
F,舌头经常发麻、发僵、说话不利索、会莫名其妙的跌跤。
G,嘴角常感到湿润或控制不住地流口水。
H,手发抖、发颤,做一些日常基本动作感到困难,如用筷子、扣扣子、系鞋带等。
I,偶尔感到腿发麻,需按压或拍打方能好转。
J,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人对事总想发火,经常莫名其妙的哭笑。
6、问:人体血液中含有哪些物质?血液对人体都有哪些功能?
答:血液中的主要成分有:
A,红细胞(红血球):负责运输氧气;
B,白细胞(白血球):负责击退人体的病毒和细菌的;
C,血小板:负责修复受伤血管并止血;
D,血浆:运输人体器官所需的营养物质和产生的垃圾。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对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为全身组织细胞运送“生命之源”,它具有5个功能:
A,运输功能:输送营养,带走垃圾;
B,调节人体激素平衡的功能;
C,酸碱平衡的功能;
D,调节体温的功能;
E,免疫功能;如抗体等,能消灭细菌、抵抗病毒,预防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