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旗故事深夜为患者摘除ldquo

4月13日,患者罗阿姨的家属专医院神经外科,为表达感激之情特为神经外科主任陈安杨及全体医护人员送来一面锦旗,锦旗上写着“德医双馨妙手回春”,短短八个字高度肯定了神经外科医护人员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据了解,52岁的罗阿姨,因“突发头痛2+小时,伴呕吐数次”于年3月21日下午到我院神经外科治疗。查体:神志清楚,痛苦面容,颈强可疑阳性,双H分级2级,头颅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陈安杨主任查看患者后,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急诊完善头颈部CTA,初步评估及了解脑血管情况,结果回示为双侧颈内动脉交通段动脉瘤。对于颅内动脉瘤这颗“不定时炸弹”,时间就是生命,在完善术前相关手续后,神经外科医护团队于当日22:10分在急诊下为罗阿姨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手术成功,术后恢复理想,于4月10日康复出院。罗阿姨及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在出院之后特赠送锦旗以表谢意。

神经外科诊疗范围

颅脑外伤:头皮损伤、颅骨骨折、颅底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胶质瘤、脑膜瘤、颅内转移瘤、颅骨肿瘤、头皮肿瘤等;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病:包括颅内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高血压脑出血、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自发性脑室出血等出血性疾病及脑动脉、颈部动脉狭窄、烟雾病等缺血性疾病。

--。

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血管由于先天异常或后天损伤,导致血管壁功能减退、弹性下降,在血压的作用下逐渐扩张及膨出,随时有破裂的风险,被称为“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简单地说,颅内动脉瘤好比血管壁上吹起的小气球,气球壁极薄,因此随时会破裂。而一旦破裂,便可导致严重的颅内出血,顷刻间便有生命危险,首次出血的死亡率高达30%—40%。但是,绝大多数脑动脉瘤较小时,患者几乎没有症状,有时只有轻微的头痛、脖子发硬等。通常,一般身体检查无法发现较小的脑动脉瘤,因此,高危人群接受专门的脑动脉瘤筛查非常重要,脑动脉瘤破裂前治疗与破裂后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因此,越早筛查、诊断,越能够得到好的治疗效果。

1

高危人群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或有家族病史的脑动脉瘤高危人群更应做针对性的筛查。

2

筛查手段

目前,脑动脉瘤的筛查手段有三种一——CT血管造影(CTA)、核磁共振成像造影(MRA)以及脑血管造影。前两种方法可以检查出大多数大于3—5毫米的脑动脉瘤。而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脑动脉瘤最准确的方法,虽然是有创检查,但却是脑动脉瘤诊断的一项金标准。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3

病因

1.先天性因素:患者天生大脑动脉有血管畸形

2.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可造成动脉壁的破坏,导致动脉壁不能承受较大的血液压力,在簿弱部位膨出,形成颅内动脉瘤

3.感染:感染可侵蚀动脉管壁,引起感染性或真菌性动脉瘤

4.创伤:颅脑的外伤、手术创伤等外力作用损伤大脑血管壁,从而形成颅内动脉瘤

5.其他原因:如肿瘤等疾病造成颅内动脉瘤的形成

4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即用特制的动脉瘤夹,夹闭动脉瘤颈部,并保护载瘤动脉的通畅性;夹闭手术创伤大,住院时间长。

另一种是介入疗法即血管内栓塞技术,介入栓塞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费用贵。介入栓塞为微创介入手术,通过介入的方法,发现动脉瘤,并且根据动脉瘤的情况,用金属弹簧圈进行致密填塞(有时会应用颅内支架辅助),从而阻断动脉瘤内的血流,使动脉瘤附近的血流恢复正常导向,大大降低了动脉瘤再发或者再出血的风险。

供稿:神经外科

初审:王兴梅

复审:何莉

终审:罗艾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dmyh/118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