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叉冠状动脉瘤的故事

白癜风康复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75148.html

精选病例深入讨论

借堑长智防患未然

点击上方“中青年冠脉专家沙龙”   稳定性心绞痛

  窦性心动过缓

  冠状动脉瘤

  心功能I级

高血压2级极高危

诊疗经过

冠脉造影

视频1-5

该患者冠状动脉瘤的原因考虑动脉粥样硬化。如果介入治疗,考虑动脉瘤累及前三叉,置入支架不太合适。如果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而Syntax评分10分,也不合适。活动平板试验阴性(图2),建议随访观察。

图2

出院带药:阿司匹林mgqd、辛伐他汀40mgqn、单硝酸异山梨酯40mgqd。(冠状动脉瘤其实不适合用硝酸酯类药物)

诊疗经过-年

年2月因胸闷症状加重,再次入院。cTnI1.ng/ml。心电图见(图3)。诊断: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Grace评分分。

图3

复查冠脉造影

视频6-9

年5月13日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左乳内动脉→前降支;升主动脉→(大隐静脉)→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大隐静脉)→左冠状动脉第一对角支。

诊疗经过-年8月

年08月因胸闷症状加重,再次入院。cTnI0.ng/ml。心电图见(图4)。诊断:不稳定性心绞痛。Grace评分分。

图4

心脏ECT: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左心室腔轻度扩大,左室前壁、侧壁及下后壁近侧壁血流灌注减低及缺损,考虑心梗表现。其余各壁心肌未见明显异常(图5)。

图5

第三次冠脉造影

视频10-14

诊疗经过-年7月

年07月因胸闷症状加重,再次入院。cTnI0.ng/ml。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增大,左室前后径54mm,左室前壁心肌向心运动幅度稍减弱。考虑不稳定性心绞痛。Grace评分分。

第四次冠脉造影

视频15-16

比伐芦定抗凝,穿刺右侧股动脉入路,选择6FBL3.5导引导管。于LM-LCX进行IVUS检查:LM末端,管腔面积6.35mm2,斑块负荷最重65%;LCX开口,管腔面积5.09mm2,斑块负荷最重83%。

视频17

图6分叉部位IVUS

于LM-LCX置入1枚支架3.0×18mm(XIENCEXpedition),使用GustaNC3.0×10mm、GustaNC4.0×10mm球囊后扩张,术后行IVUS检查。

视频18-19置入支架

视频20术后IVUS

讨论要点

1.外科能否做动脉瘤结扎?

2.口服抗凝剂是否能改善预后?

3.前三叉Culotte术式是否能预防血栓栓塞?

专家点评

于雪(医院):第一次做造影的时候,这个瘤的位置没有观察太清楚,当时可能就应该用腔内影像检查来明确动脉瘤的位置,包括左主干前三叉病变的情况,来决定是否要进行冠脉介入干预。如果冠脉没有明显狭窄,不需要干预,这个动脉瘤也没有干预的道理。第一次做完造影后,对于这么大的瘤体,应该加强抗栓治疗,双抗也好,或者单抗加新型口服抗凝剂。

第二次是因为诊断急性NSTEMI,认为应该对冠脉进行干预了,但是还是没有针对原因进行明确的分析,也没有做腔内影像学检查就进行了搭桥。

如果是我们,最后就不进行介入干预了,就是评估,然后加强抗栓治疗。介入治疗后,我觉得病人以后还是会有症状的。于LM-LCX置入支架,对前降支的开口肯定有一些影响,而且瘤体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现在又置入支架,相当于在那里又加了一个异物。

田新利(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这个病例非常复杂,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中心也碰到过一例,但动脉瘤不在分叉部位,是在前降支的某一段。如果瘤体特别大,我们可能会置入支架,阻断瘤体与血管管腔的血流。(1)第一次做造影的时候,如何抗栓很重要,因为存在动脉瘤,除了抗血小板还需要抗凝;(2)至于要不要搭桥,这个位置的动脉瘤,我觉得行PCI治疗很困难,如果是这个位置,可能我们也会考虑先建议病人去搭桥,但是搭桥可能会面临桥血管的废用性狭窄、闭塞等问题,这种情况确实很棘手。

张丽伟(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这个病例确实比较少见,我们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并不多。我同意于雪的意见,无论是行CTA检查,还是IVUS检查,第一次尽量看清楚瘤体与血管壁的位置关系。

如果血管管腔没有狭窄,单纯是瘤体的问题,搭桥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有瘤体在,会有一些微血栓的问题。搭桥之后为什么会出现临床上的一些变化,可能是因为瘤体的血栓,但跟血管的狭窄程度关系并不太大;如果确实存在管腔的高度狭窄,再去考虑血运重建的策略,我觉得可能更稳妥一点。事实上,我们也看到搭桥术后效果并不太理想,我觉得单纯使用阿司匹林+抗凝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李俊峡(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第一、我们希望外科解决瘤的问题,防止瘤体破裂,防止微栓塞,但外科没有解决瘤的问题,而是做了冠脉搭桥,搭桥以后狭窄反而更明显,所以不建议搭桥。第二、如果外科解决不了瘤的问题,那就强化药物治疗,观察就可以了。

李拥军(医院):这个病人只是有点胸闷的症状,这个症状跟瘤体到底有没有关系?根据年至年的造影结果,发现瘤体几乎没有变化。病人入院时72岁,与瘤体共存活到岁完全是可以的,甚至还有可能这个病人的瘤体是先天性的。根据IVUS检查结果,旁边其他冠脉的变化并不多。

另外,对于这么大的瘤体,用Syntax评分评价还有没有必要?

史冬梅(首都医科医院):从外科的角度,第一、如果是一般的血管瘤,会把它剥离、切掉、再缝合,会做这样的处理。但是在这个位置上的瘤是很难剥离出来的,因为脂肪包裹非常多,所以不可能进行准确地分离,然后再把它切掉。

第二、外科可能的想法就是既然有桥血管了,做好抗凝抗血小板的工作就行了,但实际上这个静脉桥闭掉的原因是其原位血管的流量非常好,被竞争掉了,而现在的症状是由于前降支的桥分流了前降支原来的血管而导致的。

黄党生(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我支持本例的治疗方法,这个病人的处理还是很慎重的,因为前后做了四次造影了。假设没有搭桥,病人的心脏在逐渐进行性扩大,那么跟这个瘤有没有关系?因此不作为也不行,可能还是要有所作为。

苗立夫(医院):这个瘤体对缺血的影响,可能是压迫或者小的血栓脱落,从IVUS来看,它对两个开口的影响不大。外科方面,如果要是有条件或者能够把术野充分暴露到瘤体的部位,可以结扎,可能效果更好;但是内科方面,如果没有证据或者依据,最好不要干预。

现在已经做到这个程度了,回旋支有一个支架反而是好事,为什么呢?如果想干预瘤体,两边最好建立起不一样的结构,这样可以往里面填充弹簧圈。但是目前从现在的结果来看,这个瘤是否要干预还没有证据,也没有发现血栓。

彭建军(首都医科大医院):我觉得绝对不应该搭桥,完全是错误的。(1)第一次刚开始的时候做运动平板试验是阴性的,没有缺血;(2)一般动脉瘤我们是担心它会破裂,如果怀疑动脉瘤有血栓或微栓塞,搭桥或支架是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3)这个病人现在已经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了。刚开始造影的时候,发现有非常大的一个对角支,搭完桥以后呢?对角支闭塞,看不见了。桥血管通过前降支以后往对角支是逆供的,对角支是闭的,我不知道搭桥发生了什么问题,肯定当时是造成了心肌梗死。

聂绍平(首都医科医院):本例的治疗积极了一些,我觉得也不是没有道理。

第一、关键要看瘤是在血管内还是在血管外,这个瘤实际上应该是在血管外,有可能瘤体比较大。但是这个体位展示得不是很清楚,第一次的时候就应该用IVUS观察,这样能看清楚瘤体到底有多大。如果瘤体比较大,则确实存在一定风险;如果瘤体非常小,其实没有较大影响,类似于一个瘘,这种情况就不一样了。

第二、病人的症状、肌钙蛋白升高到底跟瘤体有没有关系?从目前来看,是固定缺损,而且没有活动缺血,应该只能说是以前发生过心梗。我们处理的目的好像主要是为了防止血栓事件,但是无论搭桥,还是置入支架,都无法防止血栓事件。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还是药物,而不是手术,手术不能解决血栓频繁掉落的问题。这个病人是用双抗,还是用达比加群+P2Y12抑制剂,这是值得考虑的一个问题。

第三、心内膜很薄,但是心外膜是很厚很结实的,因此,不需要考虑破裂的问题。例如:我们做CTO在假腔里面扩张,那种支架放在里面的扩张也不会发生破裂。另外,跟左室室壁破裂也不一样。

本例仅需考虑血栓的问题,治疗方面其实就是用药,个人认为不需要做手术。

整理:郭淑娟

审校:医院艾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dmyh/60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