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I阴性脑卒中,溶栓还是不溶

北京权威荨麻疹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
导读

近期科室收了一例突发头晕伴右侧肢体麻木,DWI阴性的患者,该不该溶栓?

温馨提示:文末有李琳老师直播课程(今日19:00)的免费观看福利,不要错过呦!

突发头晕伴右侧肢体麻木、无力2小时

患者,男,71岁,已退休,因突发头晕伴右侧肢体麻木、无力2小时来就诊。

现病史:自述2小时前(20xx.03.:00)起床后突发头晕,伴心前区不适、恶心,无视物旋转、耳鸣,不敢走路,伴右侧肢体麻木无力,尚能进食水,能持物,无明显头痛、饮水呛咳、无抽搐、意识障碍,言语不利,自测血压/78mmHg,自行含服“速效救心丸”5粒,后症状持续不缓解,急来我院分院区(医院)就诊,门诊以“头晕查因”为主要诊断收入院。发病来神志清,精神差,饮食、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患“冠心病心绞痛”20年余,自行口服“中成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10年余,应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高血压”病史8年余,血压最高/90mmHg,现服用“贝那普利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血压控制可;“前列腺增生症”病史5年余;“慢性胃炎”史5年余;“外周动脉粥样硬化、胫前动脉狭窄”病史4年余;对“青霉素针”过敏。无烟、酒及其他无不良嗜好;余无特殊。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及内科系统:T:36.5P:78次/分R:14次/分BP:/90mmHg(左侧)BP:/98mmHg(右侧);心肺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高级皮层:意识清醒,言语流利,人物定向力、地点定向力、时间定向力、计算力正常,右利手。颅神经: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可见向右水平眼震;双侧额纹对称,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咽反射存在。运动及共济:四肢肌张力正常,右侧上肢肌力4级,右侧下肢肌力4+级,指鼻试验欠稳准,跟膝胫试验稳准,左侧肢体肌力5级、共济运动稳准。感觉系统:右侧肢体痛温觉减退,余深浅感觉查体无明显异常。反射:四肢腱反射存在(++),双侧Babinski(-),双侧Chaddock(-),脑膜刺激征(-)。

NIHSS评分2分,洼田饮水试验1级,MRS评分0分

影像学检查

图1头颅CT

诊断意见:(1)双侧丘脑、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2)双侧侧脑室旁低密度影,考虑脱髓鞘改变;(3)老年性脑改变。

图2头颅MRI

图3头颅MRA

图4头颅PWI

综合影像诊断意见:

(1)桥脑、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

(2)双侧额顶叶、侧脑室旁白质区异常信号,考虑:脱髓鞘样改变;

(3)老年性脑改变;

(4)双侧筛窦少许炎症,双侧下鼻甲肥厚;

(5)左侧大脑前动脉A2段管腔局部信号浅淡,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M2段起始处局部信号浅淡;

(6)双侧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管腔显示粗细不均,右侧大脑后动脉起自右侧颈内动脉,左侧大脑后动脉P1段、右侧大脑后动脉P2段局部管腔信号浅淡;

(7)脑灌注成像未见明显异常;

(8)建议结合临床必要时复查。

结合上述资料,入院诊断初步诊断:(1)头晕查因:脑梗死?(2)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3)2型糖尿病。并根据诊断进行了吸氧、心电监护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硬化,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控制血压、血糖及对症支持治疗;但患者头晕明显加重,右侧肢体麻木无力症状较前有所加重,于11:20转入神经科继续治疗。

对症治疗后,反而加重……

1.转科体格检查

患者,T36.6℃,P67次/分,R18次/分,BP/90mmHg(左);BP/96mmHg(右)。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清醒,言语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运动自如,无复视,双眼可见向右水平眼震;双侧鼻唇沟对称,口角无偏斜,听力正常,伸舌居中,咽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正常,右侧上肢肌力4级,右侧下肢肌力4级,指鼻试验欠稳准,跟膝胫试验不协调,左侧肢体肌力5级、共济运动稳准;右侧肢体痛温觉减退,深感觉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闭目难立征阴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NIHSS评分4分;洼田饮水试验1级;MRS0分。

2.定位诊断

头晕,双眼水平眼震——前庭神经核?

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左侧皮质脊髓束?

右侧肢体浅感觉减退——左侧脊髓丘脑束?

综合定位为——椎-基底动脉或左侧大脑中动脉系统?

3.定性诊断

老年男性,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头晕、右侧肢体麻木、无力,呈持续性——急性脑血管病?

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危险因素;

头颅MRI检查未见出血性病变——影像学证据提示缺血性病变。

综合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

头颅MRI未见明显急性梗死灶,头晕明显加重,一侧肢体麻木、无力症状较前有进展;发现症状(07:00)距转入我科(11:20)已4h20min。那下一步该怎么办呢?

 陷入沉思 

是等还是复查还是?

图5

综合上述病例资料,患者无静脉溶栓禁忌证,因此,科室医生于11:35给予阿替普酶40mg(67Kg)静脉溶栓治疗(中国、欧美的指南一直推荐0.9mg/Kg,但是日本指南推荐0.6mg/Kg,以此推断也适合东亚人群)。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病例为什么要静脉溶栓呢?

考虑到患者可能为DWI阴性急性缺血性卒中?卒中模拟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DWI阴性急性缺血性卒中

DWI阴性急性缺血性卒中病因包括(1)假性卒中,(2)脑梗死部位及面积,(3)干扰及技术原因,(4)脑组织缺血时间及程度,(5)小卒中,(6)严重脑白质缺血或缺血预处理等。

缺血预处理是指预先反复短暂缺血(再灌注)可以提高心肌组织对随后持续缺血的耐受性。考虑其病理生理变化,启动细胞肿胀所需脑血流减少程度要比出现神经缺损症状严重的多。

文献解读

一项关于DWI阴性的AIS诊断的Meta分析荟萃分析中,从12项研究中选取了3,名患者,在年至年期间,这些患者均在接受影像学检查前就已经做出了AIS的临床诊断。我们发现DWI阴性的AIS总患病率为6.8%。因此,有可能在6小时内,DWI阴性率甚至高于6.8%,这是一个对治疗决策具有更大临床相关性的时间窗。

这项研究结果提示,一小部分但相当高比例的AIS患者的DWI扫描呈阴性。与前循环缺血患者相比,伴有后循环缺血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患者行DWI扫描为阴性的几率为其5倍。AIS仍是一种临床诊断,即使初始DWI扫描呈阴性,也应考虑紧急再灌注治疗。

临床医生认识到目前DWI诊断急性缺血敏感性的局限性是有必要的,以免错过溶栓和血管内取栓术治疗AIS患者的机会。临床医生使用DWI诊断卒中需要意识到DWI阴性AIS的可能性,特别是在神经功能缺损提示后循环缺血的患者。

另一项关于DWI阴性已确诊为AIS患者的研究显示,近三分之一的非致残性卒中患者在急性期DWI-MRI上没有相关病变。DWI-MRI阴性患者的预后并不比DWI可见病变患者好。DWI阴性的卒中患者应接受二级预防。

目前来自高度标准化的实验大动脉卒中模型的数据显示DWI梗死程度的变异性,以及灌注减少的深度和持续时间与DWI可见性之间的密切关系,但(据我们所知)没有关于实验性小卒中DWI表现的数据。因此,可能是一些小型(非致残)卒中反映血流的减少严重到足以引起症状,但不是严重到导致DWI病变,或DWI病变是短暂的,扫描时遗漏,也没有出现在相应的结构序列。

同时,临床诊断为脑卒中的DWI阴性患者与DWI阳性患者相比,有同样再发脑卒中和致残性脑卒中的高风险,应接受脑卒中二级预防,需要进一步获得有关于其特定管理的证据。

2.卒中模拟病

一项关于脑卒中模拟患者静脉tPA的研究结果提示,与真正的缺血性卒中相比,卒中模拟患者往往更年轻(中位54岁,四分位范围[IQR]vs.71,IQR),更有可能是女性,更经常有医疗补助保险,自费,或没有保险。最常见的非卒中的最终诊断为偏头痛(/2,,19.0%),其次是功能性障碍(/2,,9.4%),癫痫发作(/2,,7.9%),电解质或代谢失衡(49/2,,2.0%),而大多数是其他/不确定(/2,,38.9%)或随访失踪(/2,,22.4%)。

在这项2例经tPA治疗的卒中模拟患者中,有11例患者有sICH(0.4%)。相比之下,()例真正的缺血性卒中在溶栓治疗后出现sICH(3.5%)。

同时,在卒中模拟队列中,只有1例出现危及生命或严重系统性出血。卒中模拟病组其他严重并发症和tPA并发症的未调整发生率分别为1.0%和1.5%,而缺血性脑卒中组为2.8%和6.9%。风险调整后,模拟卒中患者发生sICH(调整OR0.29,95%CI0.17-0.50)、危及生命或严重全身出血(调整OR0.15,95%CI0.03-0.84)或溶栓治疗后发生tPA并发症(调整OR0.48,95%CI0.36-0.64)的可能性较低。卒中模拟患者的死亡率也较低(0.8%vs6.2%;调整OR0.31,95%CI0.20-0.49)。

相反,卒中模拟患者更容易出院回家(83.8%vs49.3%;经调整OR2.97,95%CI2.59-3.42),出院时能够独立行走(78.6%vs50.6%;调整OR1.86,95%CI1.61-2.14)。

溶栓后24h的结果……

头晕明显缓解,肢体麻木无力较前好转。

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清醒,言语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运动自如,无复视,双眼可见向右水平眼震;双侧鼻唇沟对称,口角无偏斜,听力正常,伸舌居中,咽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正常,右侧上肢肌力4级,右侧下肢肌力4+级,指鼻试验稳准,左侧肢体肌力5级、共济运动基本正常。右侧肢体痛温觉减退,深感觉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闭目难立征阴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NIHSS评分3分;洼田饮水试验1级。

科室建议患者脑血管造影同时行血管内治疗,患者及家属表示拒绝。

图6溶栓后24h复查头颅MRI

总结回顾

?老年男性,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头晕,肢体麻木无力,既往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史;急查头颅MRI-DWI未见异常信号。

?患者头晕,肢体麻木无力加重,结合患者血管情况分析:不能排除为DWI阴性梗死;遂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后症状缓解。

?DWI阴性的急性脑梗死总患病率约为6.8%,且后循环更为多见,临床医生需及时判断,以免错过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治疗的机会。

专家简介

李琳

郑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免疫学组委员

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免疫学组委员

河南省神经免疫青年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会员

发表中文核心、国家级期刊及SCI论文20余篇,擅长脑血管病、神经变性疾病等神经系统疾病诊治。

本文整理自郑州医院神经内科李琳老师的讲座《急性脑卒中诊疗临床实战系列课程》第二章——《阴阳割昏晓》。想听该系列更多精彩课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dmyh/8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