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血栓通胶囊经典组方
1.心脑血管疾病病因复杂,导致累及多器官引起多疾病,需综合治疗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对中老人威胁最大的一类慢性疾病,也是动脉血管发生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其特点是受累动脉从内膜开始一般现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进而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血管腔狭窄。
病变同时累及大动脉和小动脉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也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眼底血管病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多靶点治疗,除了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之外,更重要是需要阻止血管病变的过程,保护靶器官,预防心脑事件的发生。
2.复方血栓通胶囊经典组方
(1)心脑血管疾病指南推荐用药
复方血栓通胶囊由三七、黄芪、玄参、丹参四味中药组成。
组方重用了三七,以其通脉行瘀,善化瘀血,且有止血定痛,促进血运恢复的功用。
黄芪补气,能温胸中大气,气为血帅效应使血运行。玄参清火,滋阴,能抑制黄芪之甘温,与黄芪合用,益气养阴,同为臣药。丹参活血化瘀,善去滞生新,调理经络通脉之药,且能载药入心包络,故为使药。诸药相合,活血化瘀,益气养阴,对血瘀兼气阴两虚证心绞痛奏效。
在第七版《内科学》教材中,对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推荐运用活血化瘀、芳香温通和祛痰通络法。
在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推荐用三七、丹参中药用于改善脑血循环。
(2)经典药对
在复方血栓通胶囊中,不仅单味药材是经典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材,还有许多经典的药对,其中丹参与黄芪是益气活血的经典药对,配伍具有协同减轻心肌缺血性缺氧损伤的作用,三七与黄芪协同具有抗氧化和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三七与丹参亦是经典的药对,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成药中,组成药对使用频次前三的就是丹参与三七。
复方血栓通胶囊三重保护
1.复方血栓通胶囊血液保护
复方血栓通胶囊由三七、黄芪、丹参、玄参组成,其中,三七、丹参共奏活血化瘀之效,黄芪益气,玄参兼清热凉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1)显著抗血栓功能
研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复方血栓通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阿司匹林肠溶片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d,建立大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和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颈总动脉血栓溶栓模型、急性血瘀模型、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大鼠凝血时间、凝血酶时间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结果分析:复方血栓通胶囊能够显著降低大鼠下腔静脉、动-静脉旁路血栓和颈总动脉血栓的质量,延长CT与TT,抑制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由此表明复方血栓通胶囊具有显著抗血栓的功效,而起抗血栓的机制可能与改善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功能有关。
(2)预防抗血栓形成
研究方法:为考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微循环的保护和改善作用,建立了小鼠脑血管定点栓塞模型,通过激光脉冲定点损害血管内皮完整性,激发凝血过程,导致血栓形成,模拟人类微血管病变导致的血栓形成。
小鼠微血管支路C经激光诱导血管内皮损伤形成定点栓塞(如箭头所示),该栓快相邻区域血管变形,微动脉A、支路B及支路C同一位置造模前后直径均有变小,受到直接影响的支路C血管直径仅为造模前的47.3%。受到该栓快的影响,微动脉A及支路B的红细胞流速变缓,受到直接影响的支路C的栓快下游区域几乎无红细胞流动。
定点栓塞造模后30min,受到直接影响的支路C血管直径扩张了85.9%,微动脉A及支路B也均有一定程度的扩张,红细胞流速得到恢复,其中,受到直接影响的支路C的栓快下游区域再次出现红细胞的流动。
试验结果:复方血栓通胶囊进行给药预保护7天,进行小鼠脑部微血管定点栓塞造模,栓快在形成30min后得到明显缓解,体现在栓快溶解加快,栓塞周围血管的变形恢复,血管直径扩增,血液流速增快,提示其对微循环的改善具有明显的预保护作用。
2、复方血栓通胶囊血管保护
如图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模式图:当内皮功能受损且当LDL-C水平升高时,过多的LDL-C可通过破损的内皮进入内皮下,这就启动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程的链条。所以目前学术界已经公认,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
注:以LDL-C为核心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首先是内皮功能受损,为LDL-C进入血管壁创造了条件。
?LDL-C进入血管壁后,首先被氧化形成氧化LDL-C,由于氧化LDL可释放趋化因子,吸引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向血管壁移行,单核细胞进入血管壁形成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吞噬氧化的LDL形成泡沫细胞,泡沫细胞死亡破裂后,释放大量游离LDL,在内皮下形成“脂质核心”,也就是动脉粥瘤。激活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内皮细胞可以通过表达各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使血管平滑肌移行、增生,形成纤维帽,纤维帽下覆盖着脂质斑块。
?当LDL不断被氧化,进入内皮下,被巨噬细胞吞噬,炎症细胞很多时,会使胶原合成减少,纤维帽变薄;同时,炎症细胞释放的多种蛋白水解酶,能加速纤维帽降解,使斑块变得不稳定,容易破裂。
(1)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研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加入mg·L-1Ox-LDL造成细胞损伤,同时加入不同浓度三七皂苷PNS进行干预。观察形态学变化;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性;比色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量;硝酸还原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HUVEC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含量.
结果分析:PNS能提高细胞培养液中NO含量,同时降低内皮细胞培养液ET含量,从而产生舒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黏附等作用,改善受损的内皮细胞某些功能PNS对Ox-LDL损伤内皮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调节内皮细胞活性物质NO、ET的分泌。可能是其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2)抑制炎症反应
研究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A组24例,B组22例,C组24例,A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10mg/次,1次/d),B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3粒/次,3次/d),C组联合应用复方血栓通和盐酸贝那普利,共观察3个月,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DN组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变化比较(`x±s)
结果分析:DN各组治疗前hs-CRP、IL-6、TNF-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后各组hs-CRP、IL-6、TNF-a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C组较A组、B组下降更明显(P0.05),复方血栓通胶囊不仅可以改善DN患者的血脂及高凝状态,还可通过降低血清hs-CRP、IL-6、TNF-a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达到对DN的保护。
(3)抗氧化作用
研究方法:分离健康人供体眼的视网膜,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人RVECs的原代培养,并用FITC-vWF染色流式细胞仪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别研究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的人视网膜内皮细胞(RVECs)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MTT法检测复方血栓通对t-BHP诱导的不同损伤程度人RVECs存活率的影响
结果分析:复方血栓通对人RVECs的氧化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细胞生物大分子氧化损伤产物的产生,抑制细胞的凋亡及坏死,提高细胞存活率。
(4)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
研究方法:运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刺激兔体外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模型,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三七总皂甙对其增殖活性、细胞周期及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
实验结果:三七总皂甙对基础状态下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部分机制与其阻滞血管平滑肌细胞G1/G0期向S期转化以及下调c-myc基因表达有关。
3、复方血栓通胶囊保护靶器官,预防并发症
(1)心脏保护
Ⅰ: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研究方法:①缺血-再灌注组(IR):结扎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45min后再开放;②三七总皂甙(PNS)预处理组(IR+PNS):在心肌缺血前10min静脉注射PNS(mg/kg);③假手术对照组;每组又分缺血前、再灌注后30、60、90、、、min时相点,检测中性粒细胞ICAM-1的表达、检测NF-kB的活性、测定心肌组织中浸润的中性粒细胞。
实验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能刺激中性粒细胞内NF-kB的活化,活化的NF-kB启动中性粒细胞ICAM-1的表达而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过程;三七总皂甙能抑制中性粒细胞内核因子-kB的活化,减少细胞间粘附分子表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而起到心肌保护的作用。
Ⅱ:对缺血心肌细胞的保护
研究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29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全程检测血压实验结束时取左室缺血区心肌检测超氧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糖原乳酸乳酸脱氢酶(LDH)等生化指标结果。
实验结果:复方血栓通高、低剂量组血压和SOD活性均显著高于缺血组,其MDA、LDH含量均显著低于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所以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实验性犬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Ⅲ:促进缺血区血管的生成作用
研究方法:为考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微循环的保护和改善作用,建立了小鼠血管定点栓塞模型,通过激光脉冲定点损害血管内皮完整性,激发凝血过程,导致血栓形成,模拟人类微血管病变导致的血栓形成。
定点栓塞后对旁路血管的影响
小结:造模后第二天在原血栓处(箭头)可发现旁路阻断(红圈处支路血管消失)。灌胃FXST胶囊第七天可在静脉血管损伤处周围生成部分旁路血管(黄色虚线为血管正常时形态,蓝色虚线所指为新生成的旁路血管)。提示FXST可能对于加快脑血管血栓的溶解、促进栓塞部位分支血管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
(2)肾脏保护
研究方法:8周龄雄性SD大鼠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后,分为4组:糖尿病肾病组、厄贝沙坦组(安博维片20mg·kg-1d-1)、血栓通低剂量组(血栓通胶囊mg·kg-1d-1)、血栓通高剂量组(血栓通胶囊mg·kg-1d-1)(每组7只)。均采用灌胃给药。另选取7只健康同龄大鼠作为正常组。干预12周后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一氧化氮(NO),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血、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肾病组HE染色提示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球轻度系膜增生。Masson染色显示肾脏间质细胞外基质胶原纤维明显增多;PAS染色显示肾小球糖原表达增加、体积缩小。肾小球囊腔扩大,提示有肾小球硬化。血栓通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在PAS和Masson染色方面均有所改善。
注:与糖尿病肾病组比较,aP0.05;与正常组比较,bP0.05;与血栓通低剂量组比较,cP0.05
厄贝沙坦组,血栓通低剂量、高剂量组可降低血NO和MDA含量,升高血和尿SOD活性;其中高剂量组在降低血NO和MDA程度高于低剂量组。
实验结果:3种不同干预组尿白蛋白均有降低,肾脏病理检查提示厄贝沙坦组、血栓通组可缓解细胞外基质沉积,改善肾小球硬化,其减少糖尿病肾病大鼠尿白蛋白,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有关。
(3)大脑保护
研究方法:通过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其神经行为、脑含水量、脑梗死面积以及脑组织谷氨酸(Glu)、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
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模型大鼠神经行为评分在缺血4、12、24h均显著增加,与缺血模型组比较,复方血栓通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在缺血4、12、24h神经行为评分均显著降低。
实验结果:复方血栓通胶囊能有效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行为评分,明显减少脑含水量、缩小脑梗死面积以及降低脑组织Glu、MDA、NO的含量,对脑缺血损伤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4)眼底血管保护
研究方法:正常雄性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将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M)和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组(FXST),FXST组按mg/kg的剂量,采取经食道灌胃给药方法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每日一次。
圈lN组大鼠视网膜消化铺片。视网膜微血管密度均匀.毛细血管管径粗细一致.行走规则。内皮细胞核长呈椭圆形。染色较淡、周细胞核呈圆形.染色较内皮细胞深PASA×.B×
图2DM组大鼠视网膜消化铺片。视网膜微血管网明显变密。毛细血管纡曲。走行紊乱;管径大小不一.出现节段性膨大。某些部位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周细胞数日明硅减少。可见无细胞毛细血管(黑箭)PasA×.B×
圈3FXST组大鼠视网膜消化铺片。视网膜微血管网密度较N组明显增高.较I)M组明显减轻。血管走行基本规则.管径相对一致,可见部分节段性膨大。无细胞毛细血管、周细胞鬼影等较DM组减少PASAx,B×
DM组血管相对面积平均值比N组大,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P0.05)。FXST组血管相对面积平均值为(38.98±1.96)%,较DM组血管相对面积平均值小,二者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P0.05),更接近N组血管相对面积平均值.
实验结果:FXST组大鼠视网膜改变糖尿病对照组轻,E/P比值、血管相对面积均更接近于N组,复方血栓通胶囊能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改变。
复方血栓通胶囊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1、减少阿司匹林抵抗
研究方法:将例明确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n=81)和联合应用组(n=78),阿司匹林组:拜阿司匹林mg,1次/d口服,联合应用组:复方血栓通胶囊1.5g,3次/d口服;并阿司匹林mg,1次/d,口服,分析治疗两周后阿司匹林聚集率。
阿司匹林组及联合应用组在同一诱导剂下均存在阿司匹林抵抗,在二磷酸腺苷(ADP)诱导下,与阿司匹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应用组抵抗率低于阿司匹林组,说明联合使用复方血栓通胶囊及阿司匹林,能有效降低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对改善缺血性卒中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2、稳定斑块
研究方法:日本大耳兔36只,随机分成3组,模型组,PNS低剂量组,PNS高剂量组,每组12只,高胆固醇饮食建立兔AS病变模型,取主动脉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用”inageproplus4.5”软件测定斑块面积、内膜总面积、内膜厚度、中膜厚度、纤维帽厚度和斑块内脂质含量。
PNS对主动脉各层厚度及斑块纤维帽和脂质含量的影响观察
PNS(45mg/kg)组能显著降低斑块中脂质含量和斑块的纤维帽厚度,降低内膜和中膜厚度。
PNS(45mg/kg)组能显著降低斑块面积/主动脉内膜总面积、斑块面积
实验结果:PNS治疗组斑块面积、内膜厚度、脂质含量低于模型组,纤维帽厚于模型组,PNS治疗组斑块组织中MMP-2,VEGF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表明PNS对AS斑块有稳定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MMP-2表达有关。
复方血栓通胶囊作用机理解析
1、复方血栓通胶囊全程作用于抗动脉粥样硬化过程
复方血栓通胶囊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中,能够抗血栓形成,保护受损的血管内皮,抑制平滑肌细胞移行增生,抗氧化和抑制炎症反应,对于已经形成的病灶,复方血栓通能够促进微循环,保护缺血区血管新生,保护心脏,预防冠心病和脑梗死,还可已稳定斑块,预防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
2、复方血栓通胶囊,三重保护,给患者更安心的治疗
经过对复方血栓通机制的分析,我们可将其作用机制总结为:复方血栓通具有三重保护:血液、血管保护、对靶器官的保护,能够稳定斑块,改善阿司匹林抵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从而给患者更安心的治疗。
3、复方血栓通胶囊,构建中药复方制剂科学评价体系
揭示复方中药的科学内涵,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实现复方中药的现代诠释与综合评价,为扩大产品市场和指导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复方血栓通胶囊虽然是中成药,但已构建了中药复方制剂的科学体系来对其物质基础、药效物质基础、药效特点与靶点,组方配伍规律,用药安全性评价进行评价。揭示复方中药的科学内涵,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复方中药的现代诠释与综合评价,为扩大产品市场和知道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4、复方血栓通胶囊临床适应症
复方血栓通胶囊通过血管保护、血液保护,针对心血管事件链各个环节进行干预治疗:
5、复方血栓通胶囊简明处方资料
主要成份:三七、黄芪、丹参、玄参。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
主治:用于血瘀兼气阴两虚的稳定性劳累型心绞痛,症见胸闷、胸痛、心悸、心慌、气短、乏力、心烦、口干。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
特别说明:复方血栓通胶囊是中山大学医学院(原中山医科大学)与广东众生药业联合研制,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纯中药复方制剂。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