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急性心肌梗死,及时治疗救治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病发诱因

1.过劳

工作过累、重体力劳动等均可加重心脏负担,使心肌耗氧量猛增。由于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因发生粥样硬化而管腔狭窄,不能充分扩张以增加心肌灌注,便造成心肌急性缺血。缺血缺氧又可诱发冠脉痉挛,使心肌缺血进一步加重,严重时可促发急性心肌梗死。

2.激动

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使冠状动脉痉挛,心肌供血减少,可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3.暴饮暴食

饱餐、大量饮酒、进食大量脂肪物质等均有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尤其多见于老年病人。进食高热量高脂肪餐后可使血脂浓度突然升高,血液粘滞度增加,引起局部血流缓慢,促使血栓形成而导致急性心肌梗塞。

4.寒冷刺激

寒冷刺激,特别是迎冷风走,易引起人们交感神经兴奋。一方面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体循环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多;另一方面使血管收缩,减少心肌供血量,二者促使心肌缺血,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可使心肌坏死。

5.便秘

便秘,尤其在老年人中,因排便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者并非少见。所以,有冠心病的老年人应注意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可采取一些润肠通便的措施。

病发症状

1.疼痛最先出现,多发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小时或更长,休息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2.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全身症状。发热多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后出现,体温多在38℃左右,持续约一周。

3.疼痛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等胃肠道,肠胀气亦不少见,重症者有呃逆。

4.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2天,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

5.低血压和休克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数日内发生,主要为心源性。

6.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发生。

自救急救

1.拨打:医院、急救站联系,请医院抢治。

2.就地平卧:立即让病人就地平卧,保持空气流通环境,双脚稍微抬高,严禁搬动,因为任何搬动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危及生命。

3.服用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或嚼服硝酸甘油1片,若症状不缓解,10~15分钟后可再次含服硝酸甘油1片。

4.吸氧:如有供氧条件,应立即给予吸氧。

(图片来源:医院)

赞赏

长按







































郑华国
单吃中药白癜风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gzdm/3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