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心外科广东援疆专家肖飞博士、心外科阿地力主任及阿曼医生组成的手术团队成功完成1例罕见超长心肌桥矫治手术。
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的冠状动脉发育异常。冠状动脉通常走行于心外膜下,心肌桥患者的冠状动脉部分走行于心肌纤维中,被形似桥的心肌纤维挤压、狭窄甚至闭塞,该心肌纤维束被称为心肌桥。患者可能发生心肌缺血、冠脉痉挛、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等病理改变,从而引发不典型胸痛、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后果,常常容易被误诊为冠心病。
该患者名叫依马木·阿不拉,男性,44岁,因反复胸痛半年余入院。经过冠脉造影、冠脉CTA检查确诊前降支心肌桥。此前经过了3个月左右的系统药物治疗,但是心绞痛症状仍然频繁发作。从冠脉造影图像可以清晰看到:冠状动脉最重要的分支——前降支中上段明显受压、狭窄成一线状,几乎没有血流通过,所以该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经过仔细评估,手术组制定了下一步治疗方案:必须外科手术矫治,首选心肌桥松解术,即切开覆盖、压迫前降支的心肌。
冠脉造影:前降支中上段明显受压、狭窄成一线状,几乎没有血流通过
手术开始了,肖飞博士轻柔的将不断跳动的心脏从心包腔里托起,把前降支所在的部位显露在手术野的中央,原本应该清晰可见的冠状动脉大半被严密的包埋在心肌里从而失去了踪迹,仅在远端露出一小段,仿佛无声的提示着大家:这里就是冠脉前降支。在阿地力主任的协助下,肖飞博士用小刀轻轻切开心外膜,从远端开始向近心端小心的切开心肌、切断压迫前降支的肌束。由于冠脉血管深埋于肌肉下方,外表很难看出深浅,加上心脏仍在不停的跳动,一旦下刀过深切穿心室或者切破菲薄的冠脉血管,后果不堪设想,必须小心的沿着血管一点点的向前切开。这一刻,手术室里鸦雀无声,时间都仿佛静止了,只有冠脉血管1mm、1mm的逐渐显露在视野里。终于,覆盖在冠脉前降支上方的心肌束被完全、彻底切开了!经过测量,压迫血管的心肌长达70mm,最深处达到了5mm。
被完全、彻底切开的心肌桥长达70mm
手术团队在术中
目前,患者已经从麻醉中苏醒,并且顺利的撤离了呼吸机,已经可以自己进食,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手术获得了成功。
肖飞博士介绍说:像本例患者这么长、这么深的心肌桥临床上非常罕见。从大体上看,心肌桥分为“表浅型”和“纵深型”。心肌桥的长度从4-30mm不等,深度多在0.3-2.8mm左右。心肌桥好发于最重要的冠脉分支——前降支,心肌桥下隧道型冠状动脉受到不同程度的压迫。心肌桥越长、越深,临床症状越重,造成心梗甚至猝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近年来,冠状动脉心肌桥的诊断、治疗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心肌桥通过冠脉造影的检出率从0.5%到16%不等,部分病情较轻的患者能够通过药物治疗控制心绞痛症状;近来许多研究发现:心肌桥不是一种单纯的良性病变,而是能够导致严重的心肌缺血及临床不良事件。尤其是纵深型心肌桥,常常导致冠状动脉前降支受压迫、扭曲,不仅导致心脏收缩期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减少,而且影响舒张早、中期血流,明显降低冠状动脉的血流储备。
“因此,这是一种极易被忽视的冠脉疾病”,肖飞博士总结说:“由于常常都具有心绞痛症状,心肌桥的患者早期最容易被误诊为冠心病。然而与冠心病不同的是,心肌桥的患者不能通过冠脉支架植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对于那些确诊为心肌桥的患者,心脏专业医生需要结合其症状、相关检查结果以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综合评估患者发生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的几率;对于’纵深型’心肌桥应该积极进行外科手术矫治,以取得良好的远期效果。”
谢谢阅读
广卫生计生援疆
广东卫生计生系统援疆干部人才的网上交流平台,旨在解读援疆政策文件、交流工作心得、发布工作动态、展示援友风采等,欢迎大家踊跃投稿,联系人:孙宝山,邮箱:gdwjy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