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认为,动脉硬化是一个不痛不痒的病,患了动脉硬化不必大惊小怪。
其实,动脉硬化是一个温柔的杀手,不一定哪天突然发作,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致人于死亡,医学上称之为猝死。我国每年因动脉硬化性疾病而猝死者达54万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不重视动脉硬化的防治,听任动脉硬化自由发展的结果。
动脉粥样硬化并不是心脏病
动脉是将氧气和营养物质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其他部分的血管。健康的动脉柔软而坚固,同时还富有弹性。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中过大的压力会使得血管壁变得肥厚而坚硬,有时甚至会阻碍血液向身体中其他的器官和组织流动。这个过程就被称为动脉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的一种特殊的类型,但在实际应用中,这两个概念往往会被混淆。动脉粥样硬化指的是脂肪在动脉壁上聚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这会阻碍血液在动脉中的流动,如果斑块破裂,则可能造成血液栓塞。它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心脏疾病。值得庆幸的是,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的、进行性的疾病,可能在童年时期就已经开始了。虽然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疾病确切的原因,但研究人员推测,动脉粥样硬化是始于动脉内膜的损伤。
这种损伤可能是由于:高血压;高胆固醇;一些刺激性的因素,例如尼古丁;某些疾病,例如糖尿病。其中烟草是心血管健康公认的大敌。烟草烟雾中的有害物质易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使心肌缺血缺氧,还会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容易形成血栓。 动脉内壁一旦受损,一种被称为血小板的血液细胞将聚集在受损的部位以试图修复血管,从而导致炎症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管中由胆固醇和其他废物而造成的脂肪沉积也将逐步堆积在受损的部位,造成动脉的硬化和狭窄。与阻塞的动脉相连的器官和组织也将无法得到足够的血液来维持其正常的功能。 最终,这些脂肪沉积造成的斑块可能会破裂开来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这会造成血液栓塞并损害器官,例如诱发心脏病。同时,这些血液栓塞也可能随着血液循环系统游走到身体的其他部分,部分的或者全部的阻断某个器官的血液供应。
三个症状提示你
可能出现了动脉硬化
头晕头疼。早期的动脉硬化,会让人感觉头晕头疼,并且多发在额头和后脑出现的钝疼。在身体变动时出现头晕,走路不稳,也可产生眩晕、恶心等现象。 记忆力减退。早期的动脉硬化,会使人注意力不集中,劳动能力下降,工作学习都很吃力,并且记忆力减退,遇事忘事,但记忆力缺损表现不是很明显。 早期睡眠障碍。早期动脉硬化有失眠,难入睡,多梦,易惊醒,盗汗等表现,并且情绪行为改变很大。另外动脉硬化可因脑部组织受累不同发生病变,是病情多样化。
五类人易受
动脉硬化的青睐
高血压患者。高压血流长期冲击动脉壁引起动脉内膜机械性损伤,造成血脂易在动脉壁沉积,形成脂肪斑块并造成动脉硬化狭窄。血压不控制,心肌梗塞发生率约提高2~3倍,脑中风则约4倍。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人的脂肪代谢会出现问题,血液中运送脂肪的蛋白质(称作脂蛋变窄的右冠状动脉白)会产生变性,在运送过程中脂肪容易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脂肪斑块。 吸烟者。香烟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会损伤动脉内壁,受伤的动脉内壁会卡住胆固醇,引起血小板堆积形成脂肪斑块。
缺乏运动者。运动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帮忙身体把多余胆固醇从胆道与肠道排出体外,避免过剩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内壁。运动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压,消耗过剩热量,使身体脂肪比重减少,肌肉比重增加,而减轻体重。因此,缺乏运动的人很容易得到粥状动脉硬化。 肥胖患者。肥胖或体重过重的人,心脏负荷加重,血脂肪不正常的几率也较高,因而增加粥状动脉硬化风险。肥胖易促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胰岛素阻抵抗症候群。
如何预防动脉硬化
保养血管
运动篇
参加一定的体力活动,对预防肥胖、锻炼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代谢均有益,是预防动脉硬化的一项积极措施。体力活动应根据原来的身体状况、体力活动习惯和心脏功能状态来确定,以不过度增加心脏负担和不引起不适感觉为原则。体育活动要循序渐进,不宜勉强做剧烈运动。提倡中老年人散步,每日1小时左右,可分次进行;也可做保健操、打太极拳等。 家住高层的人,若上楼乘电梯,下楼时最好走楼梯,不仅增加活动量,还能锻炼血液循环系统。早起时是血压波动较大的时期,可以先躺在床上抖抖手脚,活动下末梢血管再起床。白天久坐易令血液集中于下半身,同样可以通过抖抖手脚来促进末梢血液循环。小腿常被称为“第二心脏”,小腿肌肉的强弱关系到心脏泵血功能,因而有空时不妨揉敲小腿,促进血液循环。
如何预防动脉硬化
保养血管
起居篇
应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劳累。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要有规律,防止生活无度。 脖子系条丝巾。人的脖子上有一条特殊的血管,起到调整体温的“开关”作用,若受寒则会闭合,影响头颈血液循环。因而,夏天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或冬天房间没暖气时,最好系一条丝巾,做好头颈保暖工作。 腰围要松些。收腰修身的服装、腰带、内衣会束缚小腹,久而久之会令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末梢血液循环,尤其是小腹肥胖的人,更忌长时间穿戴紧身服饰。 午后闭目养神。利用这段时间闭目养神或打个瞌睡,能调整血液循环,令人精神倍增。
如何预防动脉硬化
保养血管
饮食篇
坚决戒除吸烟,可饮少量低度酒,以提高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提倡每天喝茶,杜绝含糖饮料。 食盐可升高血压、促进血小板凝集,增加脑血栓形成的危险,食盐每天食用量不应超过6克。 少吃猪、牛肉等“红肉”,多吃些鸡肉鱼肉等“白肉”,因为白肉所含的饱和脂肪酸少于红肉。 焦虑时喝杯热饮。焦虑生气会令交感神经亢奋,影响血液循环,这时候喝杯热茶或热咖啡,有助于放松休息,改善毛细血管血液循环,同时调整自律神经功能。 吃太多易发胖,体内脂肪增多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因此有必要控制饮食量。当进食开始20分钟后,饱腹神经中枢会发出“饱腹信号”,而食材切成大块有助培养慢速咀嚼习惯,延长进食时间,减少食物摄入量。使用小件餐具,如小汤匙、小盘子,也能延长用餐时间,防止吃多。
来源:辽沈晚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