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ASO专辑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alsclerosisocclusion,ASO)是血管外科最常见的疾病。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ASO患者就诊于血管外科。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加。近期,我们邀医院血管外科的李伟教授,从多年临床诊疗和经验积累出发,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流行病学、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非手术治疗、外科手术及介入手术治疗,并结合临床典型病例,做一次系统的讲解。上一期文章李伟教授介绍了「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和发病机制」(点击查看原文),本期将带来「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在一般人群中,许多人存在1个或多个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危险因素。据估计,5种主要的可纠正危险因素(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和吸烟)导致了超过一半的心血管死亡。另一方面,没有主要危险因素预示着冠心病的风险要低得多。因此,正确认识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积极纠正改变和预防至关重要。脂质异常脂质及脂蛋白

脂质(主要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是不溶于水的化合物,需要更大的含蛋白质的复合物(即脂蛋白)才能在血液中运输。脂蛋白的蛋白质组分称为载脂蛋白或脱辅基蛋白。

脂质异常的特点

定义血脂异常的胆固醇水平一直是争论的话题,但以下脂质和脂蛋白异常情况都有证据支持与冠心病风险增加有关:

总胆固醇升高和LDL升高;低HDL-C;高甘油三酯血症;非HDL-C增加;Lp(a)增加;载脂蛋白C-Ⅲ增加;小而密LDL颗粒;载脂蛋白E(apoE)的不同基因型会影响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以及冠心病风险。脂质异常和AS的关系

在没有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中,正常范围内的LDL水平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这提示两者之间存在连续相关性且无明确阈值。

高血压高血压引起AS的机制

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不良结局(包括冠心病和脑卒中所致死亡)的明确危险因素。

高血压可以增加动脉管壁张力,有可能破坏修复过程和导致动脉瘤形成。高血压相关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促成了血管壁硬度的形成。血管紧张素II除了收缩血管作用外,还有刺激胶原形成、触发基质重建和血管增生、抑制NO、增加氧化应激和减少弹力蛋白合成的作用,并增加内皮下蛋白聚糖生成和LDL颗粒滞留。高血压患者发生AS风险

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的终生风险显著增高。

一个包括超过万例无基础心血管疾病的≥30岁的患者研究中,其中20%是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调查显示基线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不良结局的终生风险为63.3%,而基线血压正常者风险为46.1%。

图1,四次全国高血压调查≥15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图片来源于网络)

血压的控制范围

高血压的定义一直是争论的话题,多个委员会和专业协会发表了声明或指南试图定义高血压的类别。

虽然舒张压传统上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gzdmyh/61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