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是高先生成功接受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并主动脉内球囊反博术(IABP)术后第11天顺利出院的日子。在心内科二病房内,高先生及家属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对主任赵忠亮说:“真心感谢赵主任、医院心内科的介入团队以及科室全体医护人员,是你们让我重获了新生”。
2月10日凌晨三点多,家住我市36岁的高先生,因“3天前起,劳累、熬夜,胸痛频繁发作,2小时前胸痛加重,为持续性,有濒死感,含服硝酸甘油持续不缓解,伴有向左上肢放散”急来我院就诊于心内二科,入院检查患者血压急剧下降,处于心源性休克状态,情况十分危急!值班医生窦廷江诊断为急性心梗。因患者起病急、病情危重、心电图不典型,窦廷江医生立即请示科主任赵忠亮急需会诊。
时间就是生命!赵主任接到会诊电话后,根据相关辅助检查进行预判,同时通知心脏介入团队全体人员迅速到位,医院,向家属交待病情、征求患者家属同意立即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术中,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左主干(LM)近中段斑块浸润并狭窄20—30%;左前降支(LAD)全程斑块浸润,近段狭窄30-40%,中段狭窄99%,远段狭窄可见肌桥并于收缩期受压狭窄70-80%;左回旋支(LCX)全程斑块浸润,近段狭窄70-85%,远段狭窄80-90%,高位OM细长并近中段狭窄90-95%,OM1细小,OM2细长并近段狭窄90-95%,左房分支细长并近中段狭80-90%;右冠状动脉(RCA)近端斑块浸润,口部狭窄50—60%,第一屈膝部以远完全闭塞。患者心脏三根大血管及主要分支都发生了严重的病变,程度严重以前所未料!加之患者出现了心源性休克,随时会发生多脏器衰竭,死亡率将高达95%以上,如不及时实施手术,高先生的心脏将随时停止跳动!治疗组当机立断:争分夺秒,立即实施紧急血运重建!介入手术室内,一场与死神赛跑的较量就这样开始了!
该项手术不但需要成熟的技术以及先进、完整的手术设备,对术者的心理素质、团队配合要求也极高。整个介入团队立即进入紧急“战斗”状态,面对重达近公斤体重的患者,医护人员也做好了挑战应对工作。此时,主任郎九立、赵忠亮,医生李鹏、倪承祉、万正,护士长姚婷玉,介入科工作人员谷禹明、汪倩、王其林、宋德欣、刘思雨等整个介入团队人员紧密配合。心脏支架的定位是以毫米为单位,正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任何一点小小的移动都可能导致定位失误,患者的移动很可能导致插管折断,这就会直接导致其有生命危险!赵忠亮主任集中精力迅速精准地植入三枚支架,将“罪犯血管”一一打通,完成完全血运重建。郎九立主任在赵忠亮主任、李鹏医生的配合下,沉着冷静、技术娴熟的运用Seldinger法成功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8F导鞘管,并置入IABP球囊,精准到位后,调试成功后启动IABP起搏支持。
术中,高先生的几度生命体征的波动令手术现场险象环生,在经历经了一系列紧张的较量后,在球囊反博的作用下,高先生的血压明显回升,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心脏灌注得以改善。手术顺利完成。在这遇凶涉险的分钟里(D-TO-B),介入团队人员争分夺秒,高质量高速度的完成了急诊冠状动脉造影(CAG)、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植入术、急诊PCI高难度手术,把高先生的生命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看到从手术室出来的高先生,家属们都万分激动,但是医护人员们并未松懈,他们继续守在高先生身边,逐个击退了心衰、心律失常、低钾、腹泻等并发症,及时制定并调整治疗方案。以护士长李东华为核心的护理团队也成功接受了应对术后护理的严峻考验。术后第四天,一般状况良好,IABP导管拔除,李鹏、万正两名医生徒手压迫止血30分钟,加压包扎。在心内二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高先生恢复良好,各项生命指标好转,机体功能恢复正常。
在患者的恢复期内,郎九立和赵忠亮两位主任本着“医者仁心”的高尚职业道德和业务操守,细心分析高先生的家族史,发现高先生家族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家族史,于是,对其家族成员又进行了义务健康体检及生活、用药指导,高先生家庭成员感激不尽。
据悉,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开创了我市独立完成主动脉球囊反博(IABP)术的先河。该项技术作为急诊介入治疗的强有力支撑,是我院心脏介入技术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院心脏介入技术再上新台阶,并将创造心血管介入治疗领域新辉煌!
作者:谷平
摄影:赵忠亮 宣传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