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高于正常值,其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三次非同日测量血压值均高于正常,即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高血压。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Hypertension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具有相关性
并发疾病
脑卒中、左心室肥厚、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高血压性肾损伤、高血压眼底损害
治疗周期
终身治疗
临床症状
无症状或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后颈部不适、记忆力下降、疲倦不安、心率失常
好发人群
肥胖者、家族遗传者、高龄人群、熬夜、高钠饮食、过量酒精摄入者
常用药物
钙通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I)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中枢性α激动剂、β受体阻滞剂
常用检查
动态血压监测、血液生化检查、尿液分析、眼底检查、心电图
疾病分类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在高血压的分类中,对于18岁以上的成年人,目前我国采用正常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类,并将高血压根据血压水平分为1、2、3级。收缩压≥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的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正常高值血压收缩压为-mmHg和(或)舒张压为80-89mmHg。
1级高血压收缩压为-mmHg和(或)舒张压为90-99mmHg。
2级高血压收缩压为-mmHg和(或)舒张压为-mmHg。
3级高血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mmHg和舒张压<90mmHg。
另外,按照其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按照患病群体还可分为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妊娠高血压、中青年高血压、老年高血压。
好发人群
肥胖者、家族遗传者、高龄人群、熬夜、高钠饮食、过量酒精摄入者,易好发此病。
诱发因素
年龄在我国,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发病几率随之增高。
吸烟吸烟对血脂代谢有一定的影响,可以使血中的胆固醇增高、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但是高密度脂蛋白下降,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速度加快,进而容易诱发高血压。
饮酒少量饮酒机体可产生一过性的低血压,但是大量饮酒会激活体内的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兴奋后,会导致血压升高,另外也会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血压进一步升高。
超重及肥胖超重和肥胖人群由于体内胆固醇等物质代谢障碍,可导致高血压发病风险为正常人群的1.16~1.28倍。
长期精神紧张长期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血压升高。
其他因素高钠、低钾饮食、糖尿病等都可以诱发高血压。
症状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起病隐匿,缺少典型的症状。有的患者可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后颈部不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和失眠等。当出现心、脑、肾等靶器官损伤时,可表现为相应的临床症状。
典型症状
头痛、头晕、耳鸣、疲倦不安、心率失常等。
妊娠期高血压:由妊娠诱发,主要症状为蛋白尿、水肿,严重者可发生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婴幼儿高血压可表现为烦躁、过于兴奋、夜间尖声哭叫、生长发育迟缓等。
更年期高血压可表现为腰膝酸软、四肢浮肿等症状。
特殊诱因导致的高血压会有其特殊的症状,如肾性高血压可出现腰背或肋腹部疼痛。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长期无症状,仅于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血压升高,或因并发症就诊时才诊断为高血压。
并发症
脑卒中包括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脑病。
心脏并发症包括左心室肥厚、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
其它并发症高血压性肾损伤、高血压眼底损害。
需要做的检查
高血压常常合并多种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和临床伴随疾病。因此,为尽早发现靶器官损伤、早期干预、早期获益,应尽早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全面评估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通常指南推荐的检查项目如下:
血液生化检查测定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尿酸、肌酐、血钾等常规检查,必要时可进行一些特殊检查,如血液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和儿茶酚胺等。
尿液分析检测尿比重、pH、尿蛋白、尿微量蛋白和肌酐含量,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心电图可诊断高血压患者是否合并左心室肥厚、左心房负荷过重和心律失常。
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心室肥厚比心电图更敏感,并可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还可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心脏功能,包括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
颈动脉超声颈动脉病变与主动脉、冠状动脉等全身重要血管病变有着很好的相关性,颈动脉为动脉硬化的好发部位,其硬化病变的出现往往早于冠状动脉及主动脉,而颈部动脉位置表浅,便于超声检查,是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对于高血压患者早期靶器官损伤的检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动脉硬化早期仅仅表现为动脉弹性降低、顺应性降低、僵硬度增加,先于疾病临床症状的出现。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增快,说明动脉僵硬度增加,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PWV可以很好地反映大动脉的弹性,PWV越快,动脉的弹性越差,僵硬度越高。踝臂指数(ABI)与大动脉弹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程度有良好相关性,ABI0.9提示下肢动脉有狭窄可能。
眼底检查可发现眼底血管病变和视网膜病变。前者包括动脉变细、扭曲、反光增强、交叉压迫和动静脉比例降低,后者包括出血、渗出和视盘水肿等。高血压患者的眼底改变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
血压检查要求受试者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后开始测量坐位上臂血压,上臂应置于心脏水平。推荐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首诊时应测量双臂的上臂血压,以血压读数较高的一侧作为测量的上臂。测量血压时,应相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缩或舒张压的2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该加测站立位血压。其应在卧位改为站立位后1分钟和3分钟时测量。
诊断标准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收缩压≥mmHg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
饮食
高血压患者应调整饮食习惯,对于血压的恢复及维持血压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多吃水果和蔬菜,并减少脂肪摄入。蔬菜和新鲜水果中含丰富钾盐,钾盐可阻止血压发展,有利于对血压的控制。
饮食调理
控制能量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限制脂肪的摄入,烹调时选用植物油,多吃海鱼,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风。
适量摄入蛋白质,每公斤体重1g为宜。如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多吃含钾、钙丰富的食品,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如土豆、茄子、莴笋、牛奶、酸牛奶、虾皮、海带、紫菜等。
限制盐的摄入量,每日应减至6g以下,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规律饮食,多吃粗粮、蔬菜、水果等,少吃油腻、高盐高脂饮食。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多运动,规律作息,加强体育锻炼,保证人体健康运行。
烟草中含有诱使人产生高血压的成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少抽烟,尽量不吸烟。
对于平时生活节奏快的人群,应适当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高血压食谱 1、洋葱炒瘦肉,可以很有效的防止动脉硬化的产生。先准备洋葱和瘦肉各克,在准备酱油、盐、味精等作料适量。洋葱切片、肉切丝。放油→炒肉→洋葱→调料。 2、海带绿豆汤可以治高血压海带克,浸泡、洗净、切碎;绿豆克洗净。共入锅内煮至烂熟,用红糖调服,每天2次。 3、芹菜苦瓜汤可以很好的防治高血压,我们先准备芹菜和苦瓜等食材各80克,然后将二者同时入锅炖煮。饮其汤。芹菜也红枣(克、3-4枚)渚,治高血压头晕、目眩、耳鸣、心悸、易燥、失眠多梦等症。 4、胡萝卜粥防止高血压(糖尿病)。 5、鲜芹菜汁芹菜克洗干净,用沸水烫2分钟,切碎用纱布绞成汁,再用砂糖调服,每天2次(芹菜,能降血压,平肝、镇静、解痉、止胃吐、利尿等,对眩晕头痛病、颜面潮红精神兴奋的高血压患者适用。) 6、蜂蜜水润便降血压。 7、冰糖豆腐粥治高血压豆腐适量,粳米60克,冰糖适量。 8、豆浆渚硬米防治高血压,先将豆浆和粳米一同入锅煮,待渚好后再加如少许的冰糖再煮1-2沸即成。 9、醋浸花生米生花生,精醋要适量,倒入醋浸泡7日,早和晚各服10颗,等到血压降后可以第二天服用。具有清热等功效,可治高血压症,对保护毛细管壁,阻止血栓形成都有较好作用。 10、黄瓜藤汤治高血压1把瓜藤→洗净→切段→水煮。日2次,清热利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