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糖尿病病人发生高血压的风险要比非糖尿病病人高出2倍。大约40%的高血压病人数年后也会患上糖尿病,而有1/4的糖尿病病人会出现糖尿病肾病,此时病人如并发高血压,就形成了“三结合”而会进一步加重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高血压、肾病三者犹如盘根错节的藤蔓,恰似“藤缠树与树缠藤”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的先后出现对于病人来说是一重又一重的打击和压力。
肾病引起高血压
原来,肾脏发生炎症时并不是一般的感染性炎症,而是免疫反应介导的炎症。一旦发生就会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高血压发生的病理机制之一),引起血管的强烈收缩,并刺激醛固酮释放增加肾脏对钠的重吸收,导致肾性高血压的发生。
一般慢性肾脏病发展5-7年后会出现血压进行性升高,进而出现肾脏缩小,肌酐升高,最终发展成为尿毒症。
在我国,很多尿毒症病人都还十分年轻。我国50%的尿毒症是由慢性肾炎引起的,从青年患病最终发展成为尿毒症一般需要20年,因此我国尿毒症发病高峰年龄在40-50岁。
高血压引起肾病
高血压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社会因素(压力过大)、生活习惯(食过咸)等密不可分。血压长期处于过高状态容易导致血管壁压力增高,小动脉内膜增厚引起管腔狭窄,久而久之会造成对器官的供血不足。
肾脏就是其中的靶器官之一。长期高血压会造成肾脏小动脉硬化,肾小球处于缺血状态,随之影响到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和肾小球的滤过功能,造成肾损伤。最终肾小球硬化,发展成为尿毒症。
诊断有别与治疗有异
高血压肾病和肾性高血压虽然在临床上均表现为肾脏病合并高血压,但其诊断和治疗却各有侧重。
病史高血压肾病是高血压在前,肾病在后。高血压病史7-8年后,出现蛋白尿、血尿等肾损害表现。
肾性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病发展5-7年后出现血压进行性升高,临床表现为血尿、泡沫尿、浮肿。
蛋白尿
高血压肾病蛋白尿1.5克/天。肾性高血压蛋白尿1.5克/天。
肾脏功能
高血压肾病是肾小管功能最早受损。肾性高血压是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先后受损。
眼底血管
高血压肾病是眼底血管动脉变硬变细。肾性高血压致眼底血管变化,则是尿毒症阶段,血管变化多样,除变硬变细外,还可见渗出及出血等改变。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