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例坏疽性脓皮病临床分析
丁媛,路庆丽,康晓静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新疆医院皮肤性病科
作者简介:丁媛,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皮肤病临床与治疗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坏疽性脓皮病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15例坏疽性脓皮病(PG)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5例确诊患者中男9例,女6例,男∶女为1.5∶1;溃疡型PG有10例(66.67%),并发的相关内科疾病有类风湿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乙型肝炎、肺部感染、重度贫血。对溃疡周围卫星灶非溃疡皮损行组织病理检查,发现明显的血管炎性组织病理改变。
结论
溃疡型PG为其主要临床类型,不同部位取材其组织病理表现不同,沙利度胺联合环磷酰胺治疗PG有效,且随访复发率较低。
PG常常发生在成年人,但儿童也偶有报道。发病原因不清楚,但已有研究证明肿瘤坏死因子参与了中性粒细胞的趋化。肿瘤坏死因子上调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E选择素,增加白细胞介素-8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水平,从而促使中性粒细胞的趋化。30%的患者在外伤或创伤部位出现皮损,本组患者5例(33.33%)有此病史。
DOI:10./sypfbxzz.-.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9(1):15-17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杂志原文!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订阅方式:①邮局订阅(适用于单位或图书馆统一征订)。全国邮发代号:2-。②编辑部直接订阅(适用于单位批量或个人订阅)。通过邮局汇款至“北京市东城区南门仓5号《实用皮肤病学杂志》编辑部”注明订阅数量、邮寄地址,并请致电-。
小编羽千千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