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之见冠状动脉自发夹层一种

成医院孔令秋医生是个有趣的人,喜欢琢磨临床上那些具体而微的问题、似是而非的观点。《一“孔”之见》是“心在线”与孔医生合作的脱口秀专栏,我们将与您相约隔周周三。欢迎把您的“听后感”留言给我们,帮助我们把这档节目做到临床医生的心坎儿里。

冠状动脉自发夹层(SCAD)是一种看似少见、实则多发的冠状动脉疾病,本期内容,“孔较瘦”将结合病例,与大家分享SCAD的病因、机制、治疗方法,更有独家的“诊断秘籍”哦,一起来看下吧~

冠状动脉自发夹层(SCAD)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冠状动脉疾病,最早在年由Pretty报道,早期病例多基于尸检结果。随着冠状动脉影像学技术,尤其是血管内超声(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显像的广泛应用,SCAD检出率逐渐增加。但不同文献中,其发生率相差甚大。国内有关SCAD的报道多以个案为主,临床误诊、漏诊仍不在少数。本次我们将结合病例,与大家共同分享这一看似少见、实则多发的心脏疾病。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2岁,因“胸痛1天”入院。既往体健,无烟酒不良嗜好,家族中无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入院前1天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伴全身大汗,无头晕头痛,无黑矇晕厥等不适。症状持续约30分钟,自服硝酸甘油后有所缓解,但1天之内仍反复发作,最长持续时间4小时。入院前2小时患者再发胸痛症,伴胸闷气紧,为求治疗遂来我院急诊科。心电图示“广泛前壁ST段弓背向上抬高,伴T波高尖(图1)”,B型钠尿肽pg/mL(参考值pg/mL),肌钙蛋白20ng/mL(参考值0.01ng/mL)。因发病时间已超过12小时,故未予急诊溶栓及介入治疗。

图1.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十八导联心电图示广泛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入院查体示血压/70mmHg(1mmHg=0.kPa),心率90次/分钟,颈静脉充盈,心脏相对浊音界向左侧扩大,二、三尖瓣听诊区均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较多湿啰音。床旁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扩大(M型超声,前后径56mm),心尖圆顿,前壁、侧壁及心尖搏幅明显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3%。入院后多次复查血生化检查示肌酸激酶(50~)U/L、肌酸肌酶同工酶91(0~24)U/L、肌红蛋白(10~46)ug/L、肌钙蛋白24(0~0.01)ng/ml均升高并呈现动态演变。考虑急性广泛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抗凝、调脂、利尿等治疗后,患者症状趋于平稳。入院后1周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左前降支开口至第一对角支开口前后广泛内膜剥离,前向血流明显受限,局部可见造影剂滞留(图2A);左主干、前降支远端、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内膜光滑,未见斑块及狭窄(图2B)。左心室造影示左心室扩大,心尖处巨大室壁瘤,收缩期呈矛盾运动,LVEF约37%(图2C)。再次复查床旁超声提示室壁瘤较前有所增大(M型超声,前后径58mm),室壁明显变薄,厚度约3mm(图2D)。随后行血管内超声检查提示前降支内螺旋状内膜剥离,伴大小不一的假腔、血肿形成(图2E~F)。结合患者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结果,诊断为SCAD、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室壁瘤形成。因患者室壁瘤极为薄弱,破裂风险较大,建议加强药物治疗,择期行外科搭桥及室壁瘤切除术。

图2.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及超声检查结果。A:左前降支开口至第一对角支开口前后内膜螺旋状撕裂(箭头),其内血流速度缓慢,可见造影剂滞留;B:右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斑块负荷及狭窄;C:左心室造影提示巨大室壁瘤形成(箭头);D: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左心室心尖处巨大室壁瘤,收缩期呈矛盾运动(白线区域);E、F:血管内超声检查提示左前降支内螺旋状内膜剥离,伴大小不一的假腔、血肿形成(箭头)。

视频1:左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视频2:右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视频3:左心室造影结果

SCAD的分型基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Saw等[1]提出了一种较为简单的SCAD分型方法(图3):①Ⅰ型:冠状动脉造影中可见确切内膜撕裂及造影剂滞留。结合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该病例应属于此分型。②Ⅱ型:血肿压迫冠状动脉真腔,致血管腔呈弥漫性(长度≥20mm)、中重度狭窄甚至完全闭塞。该类型多位于冠状动脉中段,假腔可延伸至血管远端。③Ⅲ型:类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的管腔局限/管状狭窄,此类患者通过造影难以完全区分,也正因如此,现有文献报道可能低估了SCAD的实际发病率。

图3.SCAD患者的分型(Saw分型)。

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根据上述SCAD的影像分型,其冠状动脉造影表现亦可分为以下3种:①Ⅰ型SCAD在造影的直接征象为血管内线状透明影,内膜呈螺旋或斜行的剥离;透明的内膜线两侧分别为真假腔,二者均有造影剂充盈,但假腔内充盈及排空速度缓慢,可见造影剂滞留。②Ⅱ型SCAD主要表现为壁内血肿,此类患者的假腔或较大的壁内血肿与血管真腔无交通口,在冠状动脉造影中,表现为偏心、狭长的造影剂分布,而无可视性的内膜片段。③Ⅲ型SCAD表现为局限或管状的冠状动脉狭窄,管腔充盈缓慢、造影剂滞留、排空延迟,为假腔包绕、压迫所致。此类夹层单纯靠造影不容易被识别,误诊率极高,而血管内超声有助于鉴别诊断[2]。SCAD的病因及机制SCAD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明确,通常认为其主要致病因素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围产期或围绝经期激素水平改变、结缔组织疾病(马凡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Ⅳ型Ehlers-Danlos综合征和血管炎等)所致冠状动脉中层肌发育不良、药物(避孕药、可卡因或环孢霉素)和剧烈运动等[3]。因涉及的相关致病因素太多,欲控制危险因素减少SCAD的发生十分困难。本例患者高龄,无结缔组织病确切证据,故推测其SCAD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SCAD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部分患者可表现为猝死,也有极少数患者没有任何症状,而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偶然被发现。其诊断主要依靠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显像有助于协助确诊。本例患者心肌梗死考虑系SCAD所致,其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及室壁瘤则为心肌梗死并发症。

图4.SCAD发病机制示意图。a:正常冠状动脉管腔结构;b:冠状动脉滋养血管破裂出血形成壁内血肿(假腔)而压迫真腔,假腔深而长者导致Ⅱ型SCAD,假腔短而局限者则形成Ⅲ型SCAD;c:冠状动脉内膜撕裂伴真、假腔形成,此机制对应于Ⅰ型SCAD。

如何提高检出率上文已提及,SCAD涉及诸多致病因素,笔者曾总结了一简易流程用于SCAD的筛查,这一流程始于完整采集其既往病史:凡年龄<50岁、既往有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围产期女性或有应激因素者,在造影术中仔细辨识其冠状动脉尤其罪犯血管的管腔变化,有内膜撕裂者可明确为Ⅰ型SCAD,必要时可借助IVUS明确真假腔位置,以防支架植入术中误入假腔。无内膜破口者,则应注意观察有无血管狭窄(局限性、管状)或局限性内膜不规则,此时切不可轻易诊断为心肌炎或冠状动脉痉挛,应反复予硝酸甘油排除痉挛后及时行IVUS检查有无壁内血肿。Ⅲ型患者壁内血肿局限,真腔受压及血流受限不明显,故漏诊率极高;而部分Ⅱ型SCAD则由于血肿巨大可导致真腔受压闭塞,此类患者极易错认为急性血栓形成而在假腔误植入支架。因此,本流程建议凡遇到球囊扩张/血栓抽吸后冠状动脉血流无明显恢复者,应警惕Ⅱ型SCAD可能,并在反复予以硝酸甘油扩张血管后行IVUS检查明确诊断。对已经行支架植入术者,若术后出现顽固性无复流或病情恶化,切勿盲目球囊扩张及反复给予抗栓药物,应及时行IVUS检查,明确支架是否已误入假腔。

图5.笔者自拟的SCAD筛查流程。

SCAD的治疗方法因发病机制不同于常见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故而后者常用的治疗手段并不能完全套用于SCAD[4]。如溶栓、抗凝、抗血小板治疗虽然有助于减轻夹层内血栓负荷,保证冠状动脉血流通畅,但也可能导致假腔、壁内血肿进一步扩大。一般来说,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而言,保守策略是优选方案。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而言,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目前首选的、也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Ⅰ型SCAD患者的内膜撕裂多呈螺旋形,真假腔形态极不规则,因此操作中应尽可能借助血管内超声判断导丝是否在假腔。Ⅱ型SCAD因血肿压迫真腔,常被误诊为血栓所致管腔闭塞,临床处理中若误将支架植入假腔,会致夹层向远端蔓延加重病情,此类患者建议保守治疗。造影术中若提示某支冠脉某个节段突然弥漫性狭窄或闭塞,而其它冠脉基本正常时要高度警惕SCAD的诊断,必要时结合血管内超声明确诊断,切勿盲目植入支架。Ⅲ型SCAD介入治疗类似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狭窄,介入治疗术中应使支架覆盖整个夹层,防止夹层扩大,稳定血管腔[5]。对于冠状动脉左主干夹层或复杂病变患者,特别是合并低血压、休克而介入治疗未能成功时,应立即进行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该例患者因入院时已超过急诊手术时间窗,且血流动力学尚稳定,故未能安排急诊介入治疗。在本次完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后,其室壁瘤已明显进展,遂建议外科手术治疗。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血流对血管壁的剪切力,对SCAD患者是强适应证;除非患者有冠状动脉痉挛的证据,钙拮抗剂一般不会应用。因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太少,他汀类药物是否适用于SCAD,尤其无胆固醇升高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年轻患者,仍存在争议。综上,SCAD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较少见的病因,其疾病特点及治疗方法异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误诊误治不在少数,提高对SCAD的警惕性及认识,有助于正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SawJ,ManciniGB,HumphriesK,etal.Angiographicappearanceofspontaneouscoronaryarterydissectionwithintramuralhematomaprovenonintracoronaryimaging[J].CatheterCardiovascInterv,,87(2):E54-61.

2.AlEmamAR,AlmomaniA,GilaniSA,etal.SpontaneousCoronaryArteryDissection:OneDisease,VariablePresentations,andDifferentManagementApproaches[J].IntJAngiol,,25(3):-.3.SawJ,ManciniGB,HumphriesK.ContemporaryReviewonSpontaneousCoronaryArteryDissection[J].JAmCollCardiol,,68(3):-.4.KrittanawongC,TweetMS,HayesSE,etal.UsefulnessofCardiacRehabilitationAfterSpontaneousCoronaryArteryDissection[J].AmJCardiol,,(10):-.5.何东方,郭成军,李果等.冠状动脉自发性夹层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策略[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1(5):-.

专家简介

孔令秋医生,医学硕士,成医院心内科主治医生,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主要研究领域为心律失常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手术,以及住院患者床旁超声检查。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在《Heart》、《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等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主编/译医学专著2部。现为《BMJCaseReports》《心血管外科杂志》等审稿人、四川省医师协会高血压医师分会青年委员、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往期链接:

外科要开刀,抗血小板药物停不停?

高血压诊断标准变迁之我见

心内科医生如何解读心脏超声报告

心脏大小,超声与胸片谁说了算?

我们真的理清心衰与LVEF的关系了吗?

左室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等于冠心病?

我们真的了解舒张功能不全吗?

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诊断与治疗

卵圆孔未闭究竟该不该封堵?

我们理顺肺动脉高压、肺高压、肺高血压的异同了吗?

那些容易被忽视的ACS心电图线索

如何使用超声心动图优化心脏起搏功能

心率是否应该作为心衰治疗的靶目标?

房颤合并心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如何使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心源性栓塞

Yamaguichi综合征:一种常见又容易漏诊的疾病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田新芳┆美编柴明霞┆制版刘倩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







































北京中科白癫疯医院
北京著名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yhsw/2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