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在家的李阿姨最近开始感觉到下肢发凉,出门遛弯、买菜时走的时间稍长些便会感到小腿麻木和疼痛,休息片刻继续上路后,这些症状便会再次出现。李阿姨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医院去做检查,B超结果显示,李阿姨患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为什么她会得这种疾病?一旦患有动脉粥样硬化又该如何治疗?
今天邀请中国医院心血管科周育平主任,为大家讲解动脉硬化的预防和治疗!
周育平主任
专家简介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医院从事临床工作22年。
擅长治疗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疾病,尤其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面经验丰富。
周主任做客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
动脉硬化的发病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脑出血、脑血栓、心肌梗塞、心绞痛、心力衰竭、早搏等症的主要原因。
临床症状多见于40岁以上,尤其49岁以后进展较快。
资料显示:
?50-60岁的中老年人中,有77%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
?60-70岁的老人中,这一比例增至87%;
?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动脉硬化的发病率居然达到了%。
动脉硬化的发病率如此之高,与年龄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因素均有密切的关系。
一、年龄、性别
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因为雌激素的作用,女性与男性相比发病率较低,但在绝经后发病率迅速增加。
二、血脂异常
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胆固醇这两项指标的增高,提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可能。
三、高血压
60%~7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较血压正常者高出3~4倍。
四、吸烟
与不吸烟者比较,吸烟者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提高2~6倍,且与每日吸烟的支数呈正比。此外,被动吸烟也是危险因素。
五、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多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或高胆固醇血症,如再伴有高血压,则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
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症状:神经衰弱、头痛头晕、头部有紧箍和压迫感、耳鸣、嗜睡、记忆力减退、容易疲劳等。
动脉粥样硬化中后期的症状:患者会出现步态僵硬、缓慢、行走不稳等症状。
如果发现家里有老人有这些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医院排查!
中医认为动脉硬化形成的原因
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真正原因,是“宗气”产生了问题。血的原动力在于气,所以说“气为血帅”。正气虚衰,推动无力,阳气不足,失于温煦,气不化血,血液亏少,造成血行不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宗气出现病理状态的三个阶段
一是虚:宗气不足,临床主要表现就是气短乏力,胸痛胸闷;
二是陷:宗气不能行呼吸,贯心脉,临床表现就是在前边症状的基础上出现气喘胸憋;
三是散:已到疾病的终末期,病情严重,出现休克的状态。
周主任的一位患者刘某,男,85岁,是一位退休老干部,患有多种心脏疾病,如心梗、糖尿病、心动过缓。病情发作的时候,胸闷憋气、气短乏力。
周主任结合刘某的体质、症状,辨证施治,提升宗气,到现在已经治疗6年,目前生活质量高。
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动脉硬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可以收看今天晚上19点的直播,周主任将在线解答用户的问题!
中医调理动脉硬化的3个方剂
升陷汤
治疗宗气不足,胸闷心痛,气短喘憋,如果心阳不足,加桂枝甘草汤,心阴不足,加生脉散,配合活血的失笑散、丹参饮,化痰的瓜蒌薤白方、小陷胸等。
补中益气汤
主要治疗脾胃功能下降,导致宗气生成不足,对于痰湿重的联合藿朴夏苓汤、平胃散、温胆汤,根据瘀血的情况加活血等药物。
益气聪明汤
主要是脑卒中、脑动脉硬化导致的眩晕耳鸣,视物不清,痰浊重的加涤痰汤,痰热重的加菖蒲郁金汤。
想知道周主任是如何通过3个方剂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它心血管疾病的,可以收看今天(年3月2日)晚上19:00-20:30的看大医微直播,周主任会详细讲解。观看直播方式请往下看。
直播时间
3月2日晚上19:00-20:30
1、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
2、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3、何为“宗气”?它为何会影响血液动力
3、“益气升陷法”如何恢复血液原动力
4、化解动脉硬化、血管堵塞的三个中医法宝
……
为了方便专家及时了解大家的问题和需求,提前准备,您现在就可以把自己的问题和联系方式告诉我们,在直播中专家没来得及解答的问题,我们都会在直播后与您联系,进行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