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正式到来,宜吃温性补肾的水果,满大街黄澄澄的橘子正适合。俗话说“橘子黄,医者藏”。很多人并不知道,橘子一身都是宝。
中医认为,桔子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健脾、顺气、止渴的药效。尤其是老年人、急慢性支气管炎以及心血管病患者,是食用的上乘果品。橘子肉、皮、络、核、叶,可谓都是中药。下面告诉大家橘子身上这五味“药”都有哪些妙用。
1青皮疏肝破气
青皮橘子未成熟果实之外皮或幼果,色青而名之。始载于《珍珠囊》其性温味苦辛,入肝、胆、胃经。具疏肝破气,消积化滞、散结消痰之功,力较陈皮而强,常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胸胁胀满、胃脘胀闷、疝气、食积、乳房作胀或结块、癥瘕等症。
《本草汇言》:青橘皮,破滞气,削坚积之药也,凡病郁怒气逆而胁肋刺痛,或疝气冲筑而小腹牵弦,二者乃肝气不和之病也;或温疟痞闷而寒热不清,或下痢痛甚而小腹胀满,或小儿食疳诸积而肚大肢瘦,三者乃脾气不和之病。此剂苦能泄,辛能散,芳香能辟邪消瘴,运行水谷,诚专功也。
青皮与陈皮比较,两者性味基本相同,但青皮性较猛烈,长于疏肝破气,散结化滞,治胁痛、痞积、乳肿;陈皮则长于健脾燥湿、理气化痰,治脘满、吐泻、痰嗽。
2橘红、橘白功效不同
采收陈皮时,去其白内皮后的红色外皮叫橘红,去红外皮后的白色内皮叫橘白,临床也专用,二者功效同陈皮,但前者侧重燥湿化痰,后者则长于和胃化湿。
3橘肉开胃理气
橘肉味甘酸,性凉,具有开胃理气、止咳润肺、解酒醒神之功,主治呕逆食少、口干舌燥、肺热咳嗽、饮酒过度等症。因其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P,可辅治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及多种心血管疾病,还有明显的抗癌作用,可预防胃癌。
橘肉与山楂同作橘子山楂饮,适用于老年人或高血压、高血脂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制作时先取橘肉榨汁,再取山楂2两洗净去核,加入毫升清水一同熬烂,过滤取汁,将已榨好的橘汁兑入其中即可。
4橘络化痰止咳
橘瓤外白色的网状筋络就是“橘络”,橘络辛温,宣气通络,治络用为引经,酒炒用。
它具有通络化痰、顺气活血之功,不仅是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的食疗佳品,而且对久咳引起的胸胁疼痛不舒还有辅助治疗作用。
临床应用
《纲目拾遗》:通经络滞气、脉胀,驱皮里膜外积痰,活血。
《日华子本草》:治渴及吐酒,炒煎汤次甚验。
《本草求原》:通经络,舒气,化痰,燥胃去秽,和血脉。
《四川中药志》:化痰通络,治肺劳咳痰、咳血及湿热客于经隧等症。
5橘核散结止痛
橘核是橘子的果核(种子),性微温味苦平,功专理气散结止痛,对睾丸胀痛、疝气疼痛、乳房结块胀痛、腰痛等有良效。
橘核的炮制
橘核:筛去灰屑,拣净杂质,洗净,晒干。
盐橘核:取净橘核,用盐水拌匀,稍闷,放入锅内,文火炒至微黄色,并有香气为度,取出晒干,用时捣碎。(每橘核斤,用盐2-2.5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
《纲目》:凡用橘核,须以新瓦焙香,去壳取仁,研碎入药。
临床应用
《日华子本草》:"治腰痛,膀胱气,肾疼。炒去壳,酒服良。"
《纲目》:"治小肠疝气及阴核肿痛。"
《本草备要》:"行肝气,消肿散毒。"
《医林纂要》:"润肾、坚肾。"
冯育才——主任医师、教授(每周周二、周四、周六坐诊)
主任医师、教授
中华医学会会员
五十余年临床诊疗经验
医院院长等职
特聘冯育才教授为弘医堂首席专家
个人简介:
张家港人,年8月苏州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毕业,主任医师,医院医院脑神经科深造。医院院长等职。曾获市级医学科技成果奖四项。
在校审航海医学专菁著和普通外科临床借鉴专著任主要编著。省部级以上杂志公开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被载入江苏省高级医师专家介绍彔和中国世纪专家传略彔。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五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
擅长领域:
应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各类疼痛,肿胀,麻木,失眠,痛经,闭经,习惯性流产,不孕不育,乳房肿块,哮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症等风湿免疫性疾病及相关恶性肿瘤。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养生的疑问,请拨打我院24小时健康-,手机号码:或者直接回复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底花多少钱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