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汤vs吃肉,到底哪个更营养真相可能跟

寒风凛冽,大雪纷飞,又到了炖肉的好时节,小火慢炖过后,汤鲜香浓郁,肉却干瘪瘪的,食之寡淡。

有人说“营养都在汤里”喝汤大补。

有人说,肉是肉,汤是汤,营养还在肉身上。

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呢?

肉的营养价值

肉类提供的蛋白质对人体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20多种,其中有8种(必需氨基酸)是人体不能自身合成的,必须靠摄取含有这8种氨基酸的食物来获得;而肉类食物的蛋白质是完全蛋白质,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种类的氨基酸。当肉类蛋白质在人体内被消化时,分解出来的氨基酸即可被吸收。其次是脂肪、水溶性维生素及一些微量元素。肉类所含的铁、锌元素是人体容易缺乏的,而且也容易被吸收。

炖汤过程中会发生什么?

尽管小火慢炖过后,汤变得鲜香浓郁,但在现代科学看来,营养上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改变。

那么,炖汤的过程,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煲汤过程中,肉中所含的脂肪、水溶性维生素比较容易溶入汤里。肉、骨头及食材(香料、菌类等)中的一些脂溶性香味物质,也会溶解在脂肪里。此外,肉和骨头中含有的一些游离态氨基酸,经水解会产生谷氨酸(味精),与煲汤食材,如香料、菌类所含的呈味核苷酸(鲜味物质)发生协同作用,炖汤时间越长,汤就越鲜香浓郁。

但是,汤变得鲜香浓郁≠汤比肉更有营养价值。

据专家研究,科学测定的结果是汤里面只有少量氨基酸、核苷酸,以及为数不多的矿物质和乳糜微粒,例如孩子生长发育所急需的蛋白质,90%-93%以上仍然留在肉里,汤里的含量不足总数的10%。其它的营养成分如脂肪、脂溶性维生素、矿物质也大多留在肉里。骨头中多含的微量元素,如铁、钙、锌等基本不会释出。

汤白肉烂,喝汤更有营养?

不少人熬汤、煲汤、炖汤,都比较迷恋“奶汤”,认为汤白才是汤中上品。

其实,白汤现象不过是肉中脂肪经加热溶解在水中,形成的脂肪颗粒。熬汤时间越长,脂肪颗粒越多,汤越白越浓稠。尽管蛋白质在熬制“奶汤”的过程中,起了乳化剂的作用,但是汤中的蛋白质含量真心不值一提。此外,跟微量元素钙也没啥关系,加再多的醋,骨肉酥软,也只是因为胶原蛋白溶解,而不是钙溶解了。

简而言之,汤除了美味,其实并没有什么营养可言。靠喝骨头汤来补钙,更是不切实际。

吃肉vs喝汤,其实,也分人。

总的来说,健康人士,为了全面地吸收营养,应该既吃肉又喝汤。

部分人士,应选择性地吃肉或者喝汤。

1、病后体虚消化不良者

病弱消化不良者,因病理原因无法充分消化吸收蛋白质,食用肉类反而容易造成消化系统和肝肾负担者,只要没有高尿酸血症,应选择喝汤。一来汤之鲜美能改善食欲,二来能提供热量,起到古人认为的“滋补”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当病弱消化不良者进入康复阶段,消化吸收能力改善,这个时候应适当食肉,喝少量的汤。

2、痛风人群

汤中含有大量的嘌呤和脂肪,会诱发痛风发作。如前面提到的,DNA和RNA的分解产物有大量的嘌呤核苷酸,这些嘌呤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就是“尿酸”。

3、高尿血症患者

不宜喝汤,肉汤中含有大量的嘌呤和脂肪,会诱发、加重痛风。

4、慢性胃炎患者

喝汤会促进胃酸分泌,对于患慢性胃炎的患者而言,不仅不利于消化,还会加重肠胃负担。

5、心血管疾病患者

肉汤中的脂肪含量高,容易加剧心血管病发,甚至引发冠状动脉硬化。

王后个人







































北京主治白癜风医院
疗效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yhsw/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