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本土疫情。为了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不少企业纷纷开启“居家办公”模式,甚至有人被封控隔离。
居家办公、封控隔离意味着不能自由出去活动,内心难免会感到烦躁不安,而这期间工作任务的繁重、生活支出的重担,也会给很多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适度的压力是前进的动力,但过分的压力不仅成为不了动力,还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相关疾病。
压力过大,心脑血管病风险增加
年12月15日,《JAMANetwork》上曾公开发表过一项研究,调查了21个国家,名参与者的心理压力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是否存在相关性。
这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显示,心理压力大与死亡率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和中风事件风险增加存在显著相关性。
压力,如何一步步摧毁身体?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杀手。涉及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超重、肥胖、吸烟、酗酒等,而心理压力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紧张和压力引起的焦虑、烦恼、惊恐、敌意和易怒等不良情绪,可导致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血液黏滞度增加、小动脉痉挛和血压升高,累积至一定程度就会产生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突然的心理应激、情绪剧变,可造成血压骤升或心脏电生理紊乱,引起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患有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动脉硬化患者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控制“三高”是预防血管硬化的基础。尤其是年轻人,要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不酗酒、不抽烟,这样才是避免胆固醇过高、血糖高、血压高的基本有效措施。
合理膳食,控制体重。在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必要矿物质摄入的前提下,限制碳水化合物、糖类、脂肪的摄入。
坚持有规律的运动,可以很好地减缓血管老化。运动方式可采取有氧运动为基础,阻抗运动和柔韧性运动为补充。
心理平衡是保护心脏健康的重要基石之一,我们应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不可整日忧心忡忡,紧张焦虑。要学会衡量生活中的得失,期望值从“完美无缺”降低到“令人满意”,就不会增加不必要的压力。
除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之外,还应注意定期检查,防范于未然,用科学而严谨的方式及时发现潜在危机。
平安健康(检测)中心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推出专项筛查方案,除心肌酶三项、颈动脉超声、动脉硬化检测项目外,更增加颅脑MRA,为心脑血管健康保驾护航!
同时也希望您在居家隔离的日子里,保持良好心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将“三高”拦在门外,有效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
参考资料:
[1]11万人的队列研究显示:压力大,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会增加,医咖会医咖会.[Z/OL].[-01-21].
[2]AilianaSantosaetal,PsychosocialRiskFactorsandCardiovascularDiseaseandDeathinaPopulation-BasedCohortFrom21Low-,Middle-,andHig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