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型心绞痛,如何识别和管理

不稳定型心绞痛(UA)被称为“心肌梗死前的预警”,应该如何管理呢?《临床心脏病学图解速成讲授(第4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识别和管理进行了论述。

相约每周二,本文是《临床心脏病学图解速成讲授(第4版)》连载第6期。本书内容清晰、简明、全面,除文字和表格之外,分步骤的插图、示意图、漫画、记忆法和小幽默贯穿全书,引领大家轻松学习心脏病学!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识别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疾病谱的一部分。它可表现为新发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或静息心绞痛,并可通过缺乏心肌坏死的血清学证据与non-STEMI相区别。相比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其症状在应用硝酸甘油后亦较难缓解。

既往稳定型心绞痛发作形式的改变必须认真对待。这种改变应给临床医师一种警示,即可能CAD在进展、斑块破裂伴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或心肌氧供减少和(或)氧需增加(如可引起贫血、心动过速、甲状腺功能亢进和低氧血症);同时也需要临床医师作出更为积极的管理策略。

在既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旁路移植手术史的患者中,心绞痛样胸部不适复发的时机可作为一条临床发病的线索。血管成形术后6个月内出现症状的原因通常是再狭窄,而6个月后症状复发则既可以是再狭窄,又可以是疾病在另一根血管进展;在旁路移植手术后的最初几个月内,心绞痛复发通常提示桥血管阻塞。

在体格检查方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无胸痛时可没有视诊、触诊或听诊的心脏异常。然而在胸痛发作的时候,患者可能会变得焦虑、出汗、呼吸急促和心动过速。心脏检查可能发现S4和S3奔马律以及继发于乳头肌功能不全的MR收缩期杂音。如果在胸痛发作时期获得心电图,则经常可以发现一过性ST段压低(或抬高)伴或不伴T波低置。

超声检查可见缺血区域心肌一过性运动减退、运动消失或偶尔运动障碍等室壁运动异常。有时,患者LV收缩功能和射血分数正常,但舒张功能异常(LV顺应性降低),超声多普勒检查可见LV充盈受损。

与男性相比,女性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通常年龄偏大,更容易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和CHF病史。许多常见的临床情况可以引发或加重心肌缺血,应该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考虑到。这些情况包括严重贫血、发热、感染、未能控制的高血压、低血压、持续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氧血症,以及某些药物(如甲状腺补充剂和血管收缩药)。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心脏导管检查,可发现大多数患者冠状动脉的一支或多支存在管腔狭窄,通常为偏心狭窄伴狭窄的颈部、不规则的边界和模糊的边缘,提示血小板聚集和(或)血栓形成。15%~30%的患者存在多支血管病变或冠状动脉左主干严重阻塞性狭窄。偶尔会有患者没有阻塞性CAD,但可见到冠状动脉痉挛(Prinzmetal变异,可卡因诱导)、冠状动脉栓塞、扩张,或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管理

相比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展为MI或猝死的风险更高。若不及时治疗,将有10%~20%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展为非致死性MI并且5%~10%的患者死亡。这些事件大多发生在症状出现后的几天到几周之内。

急性期治疗包括采取措施恢复心肌氧供需间的平衡[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和(或)钙通道阻滞剂]和稳定冠状动脉内血栓[如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IV普通肝素或SQ低分子肝素]。

?所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应该立即给予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如果存在过敏或不耐受等阿司匹林禁忌),以及一种抗凝药,如IV普通肝素或SQ低分子肝素。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如IV比伐卢定)或Xa因子抑制剂(如SQ磺达肝癸钠),分别对于经历有创治疗或更为保守的药物治疗患者,是可接受的替代选择。

?在较高风险的ACS患者中(如ST段压低、肌钙蛋白水平增高),应考虑使用一种比氯吡格雷更为强效的抗血小板药(特别是接受PCI的患者),如普拉格雷或替格瑞洛,和(或)GPⅡb/Ⅲa抑制剂(GPIs)。

?对于反复发作心绞痛的患者,应予处方舌下(片剂或喷雾剂)、静脉和(或)口服硝酸酯。(如无禁忌)应考虑经静脉和(或)口服β受体阻滞剂治疗。如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和(或)存在使用禁忌,则可以考虑在无严重LV功能障碍(心肌抑制作用)或其他禁忌证时,应用非二氢吡啶类(减慢心率)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或维拉帕米)。对于接受足量β受体阻滞剂和硝酸酯治疗仍反复心绞痛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舒张血管的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

?高危ACS患者(图11-8)应该早期实施介入性/积极的管理策略(如果解剖学合适,则应计划通过心导管进行再血管化治疗)。临床稳定且风险较低的患者可采取更为保守的治疗策略。这部分患者可以进行非介入性的运动或药物负荷试验(连同核素或超声成像)或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以筛查可诱发的缺血或CAD。在许多情况下,如果患者没有反复胸痛及心电图变化,没有心脏酶升高,和(或)运动试验或成像检查没有缺血证据,则可以直接从ED(或胸痛观察单元)出院。

?在通过药物或再血管化治疗使患者稳定后,随后的长期治疗目标则应是预防心绞痛和(或)MI复发,以及控制CAD进展。在合并高血压、LV收缩功能不全或糖尿病时应考虑应用ACE抑制剂,以及在耐受范围内应用高强度“他汀”进行降脂治疗。应向患者特殊说明下列情况:戒烟、饮食、运动、获得最佳体重,以及高血压患者控制目标在BP</90mmHg,而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高血糖(HbA1c<7%)。

由于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血管通常还存在血流(还是“通的”)而血栓也正在持续地自发形成和溶解,因此溶栓疗法对于改善预后无效,故不被推荐。通常,如果冠状动脉内存在与病程相关的高度狭窄病变,则可以进行PCI。如果是左主干或近段三支血管病变,亦或是涉及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的双支血管病变,负责大范围心肌的血供,特别是与LV功能中度下降有关,则可以考虑进行CABG。

特定的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特别是那些左侧重要的冠状动脉主支狭窄的患者)可以在围术期的前后从主动脉内球囊泵(IABP)反搏支持中获益。IABP可增加冠状动脉内压力并减少心室后负荷,因而能够减少心肌耗氧量。IABPs尚未证实能够增加生存率。然而作为紧急PCI的“桥梁”,早期植入则可能会获益。

图11-10:主动脉内球囊泵(IABP)。通常,经股总动脉置入IABP并将其定位于胸降主动脉的左锁骨下动脉远端。球囊在舒张期膨胀,因而能够增加冠状动脉内血流和灌注压。而在心脏收缩期,球囊抽气使LV后负荷下降,因而能够降低心脏的工作负荷。禁忌证包括AR、主动脉夹层和严重的周围血管疾病。

(李洪仕译)

本文内容节选自《临床心脏病学图解速成讲授(第4版)》(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医脉通已获得出版社授权。欲了解更多内容,请阅读原版书籍。

购买信息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年7月出版

原价:88元

限时优惠:68元

扫描下方







































北京治白癜风到哪家医院比较好
中科白癜风微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yhsw/23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