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有个朋友那可是大土豪啊,在上海这边工作了十年,每天早上一定要吃三到四个茶叶蛋的,年纪轻轻就得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去医院一查病因是胆固醇偏高了!
怎么样,各位看官感觉是毒鸡汤呢,还是励志帝啊!小编我以前也是一知半解,小学我奶奶胆固醇还偏高了,所以对它完全没有好感!
后来才知道,只怪小编我懵懂无知太年少了!胆固醇可不简单了!
不过话说回来,胆固醇是何方神圣?
胆固醇是一种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主要在肝脏合成。胆固醇是动物组织细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而且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以及甾体激素的原料,改善大脑功能以及提高血清素水平。
没有胆固醇,我们的身体将无法实现自我修复,激素水平会发生紊乱,容易脱水,无法吸收必需的营养成分,大脑功能衰退并且时刻感觉非常不爽,血管变脆。
所以,小编get到了重点,要平衡啊!胆固醇不能多也不能少!这中间到底出了什么幺蛾子呢?这得从胆固醇的分类说起了!
人体有哪些胆固醇?
①高密度脂蛋白(HDL)
俗称“好胆固醇”,具有保护作用,能抵御动脉硬化、粥样斑块的形成,并可以减少脂肪沉积在血管壁上,因而降低形成心脑血管疾病的机会。
②低密度脂蛋白(LDL)
俗称“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本身并不坏,但是当它被氧化之后,变性的LDL胆固醇便成为了诱发血管炎症的因素之一,最终可造成沉积和动脉狭窄。
③总胆固醇(TC)
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
④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
俗称“搬运工”,在肝细胞内,甘油三酯与APOB、胆固醇等结合,形成VLDL并释放入血。
我们平常所说的胆固醇偏高是指什么?
好的胆固醇当然是多一点好,所以烧高香吧!总胆固醇意义也不大,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般也不会偏高,所以对身体有害指的是“坏”胆固醇偏高!
①破坏血管内皮细胞
被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LDL)会对血管内皮造成氧化压力,破坏内皮细胞。
②炎症反应
血管内皮受伤,身体会送白细胞(主要单核细胞)来消灭异物,但是单核细胞也可能会停滞不动,被氧化了的LDL挤满而变成脂质细胞。脂质细胞会附着在动脉血管壁上,导致动脉硬化的最初损伤,即脂质条纹。
③慢性炎症反应
炎症又吸引来了更多的单核细胞,于是脂质斑块会因此变得更厚,动脉硬化就此开始。
斑块破裂或者血管堵塞
④心血管疾病
胆固醇高了该怎么吃?
三个方面,逐个击破!
①食物疗法,降低饱和脂肪
如多吃鱼、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硬壳果、多吃大豆制品、摄入足量的维生素C等。
②减少体内胆固醇的形成
根据目前的统计数据和科研结论,影响胆固醇含量的几个可控因素是:饱和脂肪、反式脂肪、肥胖和锻炼。前三者都会导致血浆胆固醇含量的增加,而适度锻炼则可以降低。为了减少饱和脂肪,可以考虑这些方面: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烹饪、减少红肉的量、奶制品食用有技巧、油炸食品要减量。
③减少胆固醇的重新吸收
胆固醇以胆汁的形式进入消化道,然后相当大一部分被重新吸收。如果能够减少重新吸收的量,也就减少了回到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让更多胆汁被食物残渣带走。宏量的食物成分中,不被消化吸收的是纤维。多食用植物固醇。
如果你做这一切,还是不行,该怎么办?
是的生活中我们看到有的人,无论怎么不健康地吃喝,胆固醇含量都在正常范围;有的人,谨小慎微,以上的这些方面都尽量做到,胆固醇含量还是居高不下。这到底是什么鬼?
人体毕竟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体内的胆固醇代谢还跟遗传密切相关——通常人们把这种因素称为体质不同,实际上指的是基因。
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及德国海堡大学研究人员公布,他们发现了人体内20种调节胆固醇水平的基因。这不但有助于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人体维持胆固醇平衡的机制,还可能帮助他们开发出治疗相关疾病的新疗法。
研究人员首先分离出部分人体细胞,清除其中的胆固醇,然后进行全基因组观测。通过这种方法,研究人员先初步确定了数百种疑似与胆固醇调节有关的基因,随后通过RNA(核糖核酸)干扰技术,在显微镜下观测不同基因对胆固醇总量的影响,最终确认20个基因与胆固醇水平调节有关。
温馨提示
各位妈妈,每个孩子的体质都是不同的,这与先天基因及后天锻炼都有关系。某些孩子因为先天基因的关系,往往容易造成身体内“坏”胆固醇偏高,这样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发育,甚至危及生命危险。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可以精确知晓孩子的基因状况,达到精准治疗和修饰!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