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介入治疗中常见的周围血管并发症

作者:肖露单位:郑州医院编辑:彼岸·蒹葭如雪来源:超声俱乐部前言冠状动脉造影术最常使用的入路是经股动脉入路。大多数导管设计也比较适用于股动脉入路。而桡动脉入路方便患者,术后可以下床活动,减少卧床时间,血肿并发症少,也是较好的选择。肱动脉现在较少使用,仅在以上两种入路不便时使用。一、假性动脉瘤医源性假性动脉瘤作为心导管介入性检查或治疗操作后的血管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3%~8.0%。假性动脉瘤为存在于血管外的空腔,内部有血液流动,经通道与动脉相连.脉冲多普勒可见其特征性的血流往复征。出现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高龄、收缩压增高、女性、应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股动脉解剖异常及与介入操作有关的一些危险因素(如动脉鞘管过粗、穿刺部位低、球囊导管回抽不充分以及压迫止血不当等)。随着介入手术的数量不断增加,介入器材和介入操作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以及高效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使得假性动脉瘤的发生有所增加。未处理的假性动脉瘤可能会出现血管破裂、血栓栓塞、压迫周围神经组织、皮肤和皮下组织坏死和显著失血等不良后果。因此,如何及时、准确、安全地处理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临床表现:由动脉瘤引起的局部体征为圆形或椭圆形搏动性肿块,搏动且具有膨胀性,通常伴有局部肿痛或跳动性疼痛,在瘤体处有震颤和收缩期杂音。超声表现:显示动脉外侧有无回声肿块,边界清晰,无明确囊壁回声,有的病灶内可见点状沉积物回声。上图为股动脉穿刺术后,股动脉旁可见无回声区,CDFI:无回声区与股动脉相通,内可见涡流。处理:1.加压包扎,持续用手或机械压迫60min。有效指标是压迫或包扎后血管杂音消失。2.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封闭。3.覆膜支架。4.外科手术行PSA切除和动脉修补术二、夹层动脉瘤发生原因:穿刺操作不当、病人动脉弥漫性严重病变。超声表现:可见动脉壁内膜分离,形成一假性血管腔,假腔一般大于动脉腔(真腔),并可见破裂的内膜摆动,收缩期内膜摆动的方向即是假腔所在的位置,部分病人在原发破裂口的远侧段还可能存在继发破裂口。多普勒显示血流从真腔经破裂口流入假腔内,流经破口的血流速度可以很高,假腔内也可以探及不规则血流。上图为右侧肱动脉穿刺部位,肱动脉内可见内膜剥脱回声,将血管腔分为真假两腔,范围长约2.0cm。处理:多数情况下,拔出鞘管压迫止血即可。对闭塞或严重撕裂血管段进行球囊扩张或支架术重建血运。三、动静脉瘘动脉和静脉之间存在异常通道,称为动静脉瘘。在损伤局部有血肿,绝大多数有震颤和杂音。对于表浅部位的动静脉瘘,超声可以非常准确的发现动静脉瘘的部位、瘘口的大小,流速,对于定性诊断非常有帮助。上图为右侧肘窝肱动脉纵切面:二维超声显示伴行的肱动脉、肱静脉间管壁连续性中断,可见一小裂口。CDFI:可见肱动脉血流通过裂口流向肱静脉,频谱显示为高速紊乱的动脉样频谱。处理:病人无症状,随访为主。严重者可行补片修补术。结语虽然并发症难以完全避免,但只要适应症选择恰当,操作规范小心,就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超声医师应掌握并发症的相关知识,协助临床选择最佳的紧急处理方法,使并发症的危害降至最低。长按







































全国白癜风医学高峰论坛
白癜风怎样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dmyh/2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