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可以很简单(10)柔情似水钙和镁
第十章:柔情似水钙和镁
前几天看到报纸上有一位医学专家的文章《高血压病的患者要坚持终生用药》,令人敬佩的是那位专家的苦口婆心,稍感遗憾的是她还不了解治疗领域以外还有一片营养的绿洲。上篇聊到钙镁具有强筋健骨的铮铮铁汉特性,今天要聊的是铁汉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
钙和镁———调节血管肌肉的舒缩
美国俄勒冈卫生大学高血压防治规划中心主任M·麦克卡隆博士通过实验证实:血管的收缩与舒张有赖于血液中钠离子与钙离子代谢保持一定的比例和相对的动态平衡。钙离子可以有效地置换钠离子,缓解动脉硬化,使血管更柔韧的正常舒缩;高血压患者每天补钙mg以上,连续8周可明显使血压下降。我的妈妈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收缩压高时可达mmHg以上,舒张压高时可达mmHg以上,曾因“高血压危象”抢救过;妈妈经常感到头晕、头痛、胸闷气短,出现过频发的室性早搏呈二联律。作为医生,我请了多位专家会诊,用了不少药,但效果不太理想。
我很庆幸自己能走进营养这片绿洲,尽管营养调理效果比较缓慢,但一旦显效,维持特别持久,故而是治本的。所以在给妈妈做营养调理时,我让她服降压药的同时,加入营养素;除了应用蛋白质、维生素和深海鱼油外,还补充了充足的钙镁。效果不错,妈妈不但血压逐渐正常了,冠心病的症状也改善了,充足的钙与蛋白质结合可增强心肌的收缩力,改善心功能;另外钙有很好的抑制心肌异位兴奋点的作用,可将妈妈紊乱的心律又恢复了正常,让那原本不和谐的旋律变成了优美流畅的乐曲。看到妈妈现在的身体越来越好,每天高高兴兴地去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活动,我的内心都充溢着幸福,感谢营养这片绿洲让我真正实现女儿孝敬母亲的心愿,让她老人家晚年能健康、幸福地生活。
一位孕妇告诉我,她几乎每天晚上睡觉时腿都抽筋;我告诉她腿抽筋是腿的肌肉痉挛所致,寒冷、疲劳或过量运动都可以引起,她说这些因素都没有;那就可能是缺钙所致,她说化验了血钙是正常的。前篇已阐述过血钙正常不等于身体不缺钙,而且列举的调查资料显示孕妇缺钙为调查对象的%。充足的钙可以使肌肉舒缩协调,而缺钙可以使肌肉的兴奋性增强,会引起人体手足抽搐。况且孕妇补钙不仅是为自己,更重要的是为胎儿的生长发育,如果孕妇缺钙,新生儿就有可能患佝偻病,将影响孩子的一生。那位孕妇采纳了我的建议,在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的同时,加大了钙镁片的补充量,不久睡觉时腿抽筋的状况就缓解了。怀孕的过程一路顺利,生了一个健康的宝宝。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戴着小眼镜,背着大书包,有些家长还自豪地说“这是我家小博士”,孩子扶着眼镜说“不是小博士,是小近视”。缺乏钙也是患近视的一个因素,缺钙可导致眼球壁的弹力下降,眼球压力会使眼轴拉长,助长近视的发生。我从初中时就开始戴眼镜,但我并不抱怨父母,因为那个时代没有营养方面的教育;可是现在不同了,相关的营养和护眼的教育比比皆是,如果再出现近视可就是家长的失职喽!
钙和镁——减轻手术后的伤元气
许多患者一听到做手术就发怵,因为长辈们说“手术会伤元气”,但“元气”是什么呢?不清楚,只是觉得手术后会有疲劳、乏力、疼痛等感觉。关于“伤元气”之说,我国著名的钙代谢专家米昭曾教授揭开了这个谜团:因为术中出血可导致患者血清钙下降,而手术麻醉抑制甲状旁腺,使“钙迁徙”(骨钙向血钙转移的过程)被阻。血钙降低严重地干扰患者术后的康复过程,所以米教授建议手术的患者每天补钙mg。
我的同学体检时发现患了子宫肌瘤,医生建议她手术切除。她问我用不用做手术,我告诉她说,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方法,建议她来听听营养课。最后她选择了手术和营养结合的方法,于术前两周开始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镁。当我的同学从手术室被推出时,脸上完全没有术后患者的倦意,7天拆线后她就上班了。同事们都劝她多休养几天,她却说“我感觉很好呀!”米教授的建议帮助了许多受到创伤、手术、产后会“伤元气”而困惑的朋友,使他们以良好的状态渡过这段非常时期。
钙和镁——挥手作别过敏性疾病
一位先生双下肢出现了“湿疹”,痒起来钻心的难受,医院数年的治疗,始终未愈。他无奈地告诉我,就是上班也忍不住要挠腿,自知不雅却控制不住。还有一位女士的皮肤经常莫名其妙地出现“荨麻疹”,一片片的红斑和风团奇痒不说,夏季连短袖衣都不能穿,非常痛苦。现代医学认为“湿疹、荨麻疹”都是一种皮肤的过敏性炎症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性,多见于过敏体质的人接触了过敏原而致。而世界著名的营养学家阿德勒·戴维斯在《吃的营养与治疗》一书中谈到:“身体健康的人,接触到过敏的物质时并不会引起反应,如果健康不良,便会产生各种过敏性疾病;患过敏症的人,除了糖类之外,所有必需营养素都严重的缺乏;尤其是钙可以调节细胞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而缺钙就可以导致过敏和水肿。”
于是我给他(她)们辅以补充了优质蛋白质、多种营养素、钙镁等矿物质,一个疗程下来,那位女士的“荨麻疹”就再也没有犯过;那位先生腿部的“湿疹”也逐渐好转,最后彻底治愈了。他每天上班不再挠腿了,坐在他对面的同事觉得奇怪了,因为已经习惯了他天天挠腿,天天吃药,如今看到他既不挠腿也不吃药,反倒不习惯了。
古往今来人们习惯不舒服就找医生,其实真正需要医生帮助的病人仅占人群的10%左右,约75%的人是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个群体更需要营养师和保健师的指导;他们会帮助亚健康状态的人们重新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尽早地调理好那些小问题,就可预防严重疾病的发生。
其实我们的身体在缺乏某些营养物质时就会出现一些警示,例如缺钙的时候腿会抽筋,身体试图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需要补钙了。只有常和身体对话,读懂它的语言,才能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地调理。就像一把用久了的椅子,当椅子的榫头松了的时候,坐上去会有轻度的摇动,如果及时处理,这把椅子可以完全恢复功能;但如果不理会、不处理,坐在椅子上摇啊摇的,椅子的某个部位就会断裂;此时再处理的话,断裂的痕迹是永远存在的。
身体也是这样,它在不断地向我们倾诉它的感受,例如冠心病的患者,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时,供应心肌的血液就减少了,可出现心肌缺血,身体就会以心悸、胸闷、气短的感受告诉人们;如果不被理会,心脏也不高兴,每天需要工作,但又吃不饱,它就会发一点小脾气,让你出现心绞痛;如果你还不在乎,那心脏就要发大脾气了,结果就是心肌梗死。
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到心肌梗死以前,身体就像松了榫头的椅子一样,等待着我们维护它;这是一段十几年到几十年漫长的过程,可见心脏是足够有耐心了;尽管这样许多人还是不闻不问,最终心脏忍无可忍,暴发了“心肌梗死”。这时身体就像断了腿的椅子一样,不管如何精心治疗,坏死的心肌就像农奴脸上的烙印永远存在,却没有正常心肌的舒缩功能。
其实身体不是没有给我们机会,是许多人太不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北京市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