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复,我们该如何与各种情绪和平相处

天津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4039370163788725&wfr=spider&for=pc

疫情反反复复,我们的情绪也好像感染“中毒”了。

面对疫情反复,我们都出现了什么情绪呢?又如何调整情绪,来积极应对疫情呢?

一、疫情反复,我们的情绪怎么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在“疫情期间社会心态调查”发现,愤怒、恐慌、担忧与焦虑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负面情绪。

二、愤怒——适当宣泄,改变认知

疫情反反复复,容易让人的情绪也“反反复复”,时而积极时而消极,时而欣喜时而愤怒。

研究表明,长期的愤怒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硬化、中风疼痛、甚至产生更多的抑郁和焦虑。因此,合理地发泄自己的愤怒,减少愤怒出现的概率,是疫情期间我们心理的必修课。

当你愤怒时,你可以尝试以下行为:

1、解构愤怒的情绪

愤怒并不是一下子发生的,心理学家Novac()认为愤怒分为唤醒领域、认知领域和行为领域三部分。当你有愤怒情绪时,不妨停下来思考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自己的愤怒情绪?你可以调整怎样的认知,来应对愤怒?

当你思考完成之后,就能一定程度上了解到,自己愤怒的点在哪里,究竟是自己的认知出现了偏差,还是这件事确实令任何人都恼怒不止。

2、适当的宣泄愤怒

我们显然无法做到对任何事都不抱有巨大的情绪。当愤怒的情绪涌上心头,选择合适的发泄途径,有利于愤怒情绪的疏导。

你可以尝试着看一些肾上腺素飙升的好莱坞电影、也可以做一些活动量很大的运动,让情绪通过其他合理的情绪发泄出去。

三、担忧——找回自己的控制感

在中国科学院的调查中可以看到,担忧的心情是绝大多数人表现得最多的一种负面情绪。在心理学中,担忧可以被归为焦虑的范畴。

事实上,我们担忧的点有很多:这场疫情什么时候会过去?为什么都在接种疫苗了还在反反复复?现在多出了一些“无症状”,我今天出门购物,回来后即使消毒了,可万一还是“中招“了,怎么办?这些都是焦虑的直接表现。

在心理学中,焦虑被定义为一种强烈的苦恼和受挫的个人感觉和体验,具有动机意义。

因此,在生活中适当的焦虑是有益的,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工作。但同时,过度的焦虑会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严重可致身心方面的疾病。

面对焦虑情绪,可以尝试做以下的行为来缓解焦虑:

1、找回自我效能感

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曾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简而言之就是:你觉得自己行不行。

当个体因为一系列的受挫,并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时,面对任何事情,都会出现绝望、无力、焦虑的情绪。

在这场疫情中,也许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面对大环境是无力的。

但,我们仍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做一些事情,来增强自己应对疫情的信心:打扫家中的环境,对有必要的地方进行消毒;保证疫情期间自己的作息足够规律;去尝试做一些原来没时间做的感兴趣的事情,例如读完一本书、拼完一副拼图或增强自己的厨艺。

当你能这样坚持,就会发现,疫情给你带来的焦虑已经减少了很多。

2、尝试进行正念冥想

正念,是最近非常火的心理调节方式,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觉察,即有意识地觉察、活在当下及不做判断。

研究表明,定期进行正念冥想,可以帮助个体减少焦虑感,提升注意力,减少压力等。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引入心理咨询中。

如果你对正念感兴趣,可以尝试收看一些正念冥想的课程,来帮助自己有计划的进行正念冥想。

疫情期间,如果您感到有任何心理不适,可以寻求专业帮助,可拨打心理咨询预约热线--。服务由CATL合作伙伴易普斯咨询提供,面向我司雇员及直系亲属(配偶、父母、子女),费用全免、信息保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panp.com/jdmyh/117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